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实体书店“求生”需要加速“触网”

    付彪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3月25日   08 版)

        从2月底起,大多数实体书店开始复工,春节期间经营惨淡的局面终于有所缓解,但营业额普遍只恢复了10%。对实体书店来说,尽管惊蛰已过,依然是“凛冬”。面对这次影响巨大的疫情,实体书店为了生存,采取各种措施自救。经此一役,很多书店也被迫正视起新难题,未来该有怎样的发展,才能在“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迭出的今天继续前行?(3月7日中国新闻网)

        这些年,受电商平台冲击,我国实体书店可谓路途坎坷,几乎所有的实体书店都面临生存危机,一些书店“突出重围”,变得更加多元,更加注重“颜值”。但探索稳定长效的盈利模式,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正如有媒体做过一个深度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好看的书店随时倒闭,盈利的书店万里挑一”。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让现金流较为脆弱的实体书店开始倒闭,一些苦苦支撑的书店,纷纷选择向读者求助来渡过难关。

        实体书店虽然经营惨淡,但也有少数书店复工后销量明显超过同行,或者疫情期间不用求助读者支撑,依然能勉强支撑。这得益于除零售之外,书店还有独到的经营优势。如近两年火起来的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说:与很多书店不同的是,大隐书局不仅仅把自己定位为实体零售,还有文化内容的服务和输出方面的业务。他建议,实体书店无力与网络书店拼价格,就拼特色和体验感;零售不足以支撑,书店可以主动出去,和周边商业结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实体书店要想摆脱危机、继续前行,既需要政府激励政策、读者支持,更需自身主动破局、化危为机。正如苹果公司原全球副总裁、天九共享集团全球CEO戈峻说:“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你无法自己构建平台,那么最安全和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加入到一个大平台的生态体系之中。”换言之,实体书店“求生”需要加速“触网”。

        这方面有成功的案例。比如,京东的前身也是一家传统连锁企业,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关掉大部分线下门店,加入线上平台并成功转型,抓住了电商产业发展的机遇。当前,“互联网+”也给实体书店带来了生机。受到疫情的倒逼,已有实体书店探索尝试“实体书店+美团”的经营模式,如北京市与美团就“实体书店+美团平台计划”达成协议,72家北京市实体书店成为第一批进驻美团平台的示范企业,还有些书店尝试起直播卖书。

        事实上,这次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触网”的进程,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实体书店“求生”,不能等待观望,而应积极顺应变化,颠覆陈旧经营模式,在加速“触网”中,奋力闯出一片新天地。一方面,可借鉴大隐书局的做法,通过拓展文化内容的服务和输出方面的业务,与周边商业结合,建立战略联盟网络,实现抱团取暖、利益共享。另一方面,也应搭建自己的互联网生态圈,通过与美团、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平台联合,激发各自优势,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让实体书店的服务具备互联网属性,从而更多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山东省潍坊市 付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