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重塑漫画:
    “观复猫小学馆”系列的编辑探索

    郭妍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3月25日   06 版)

        青少年读者尤其是小学生读者很容易成为漫画控,因此学校和家长在少儿图书的选择上存在有意规避这一类型产品的倾向。漫画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加上真正令人心悦诚服的好作品短缺,也使家长在选择时陷入犹豫。如何发挥漫画的独特性,并让这种独特性转化为更具价值、更有意义的阅读需求,成为少儿图书出版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传统中式启蒙教育讲求规矩而成方圆,学业务求精进,知识务求严肃。“漫”字的本义为水满外溢,引申为散漫而放纵不羁,这似乎与传统教育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

        青少年读者尤其是小学生读者很容易成为漫画控,因此学校和家长在少儿图书的选择上存在有意规避这一类型产品的倾向。漫画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加上真正令人心悦诚服的好作品短缺,也使得家长在选择时陷入犹豫。然而,正是漫画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创作特征,使其在激发少年儿童创造性想象方面具有其他类型图书不可替代的功能。又因为漫画的图画属性,与小读者保持着天然的亲切联系,使其成为寓教于乐的理想载体。

        作为少儿图书市场上的重要细分门类之一,漫画略显尴尬的局面,促使我们思考这种艺术创作形式可能带来的表达效果。如何发挥漫画的独特性,并让这种独特性转化为更广泛、更有意义的阅读需求,成为少儿图书出版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漫画”的利弊与重塑

        为此,我们在《观复猫小学馆》系列丛书的策划和编辑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坚持漫画作品的本土化特征。

        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漫画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传播价值和影响力。面对实力强大的日本漫画和欧美漫画,中国原创漫画的发展需要延续自身的脉络。20世纪初,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漫画在我国兴起,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为此,我们坚守漫画中本土化、民族化的创作元素,选取与中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重要主题,结合博物馆藏珍稀文物介绍,为漫画的主体奠定了坚实的内容基础。新奇而不怪诞,幽默而不低俗,不依附于神异题材,借助经典陌生化的方式,重新挖掘儿童漫画的出版价值,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关于坚持漫画的“中国视角”,不一定局限于传统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而应当着眼于更丰富文化层面的内涵。近代中国漫画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兴起而发展;当代中国的漫画更应立足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无限丰富的内容为基石,探索和创造出更具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作品。

        其二,坚持关注青少年心灵成长。

        传统漫画具有社会性和娱乐性的双重特点,一部优秀的漫画作品应当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所观照。然而,要解决少儿漫画被误解和忽视的现状,更应该充分重视作品思想性的建设。在策划与编辑“观复猫小学馆”系列丛书之时,我们寻找到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在漫画作品中关注和展现少年儿童的心灵成长。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几只猫咪,但儿童化的叙事视角促使这些形象与孩子有着天然的共鸣,观复猫们如同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她们有的天真烂漫,有的胆大好奇,有的善解人意,有的沉着冷静……当然,她们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面对层出不穷的困难和挑战,观复猫们不断突破自我,学会了勇敢、协作、隐忍和体谅他人,懂得了什么是友谊和责任。这样一些真实可亲的主人公,会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图书策划的初始阶段,小读者的心理需求和阅读兴趣,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少儿漫画恰恰能够充分利用内容亲和力强的优势,借由故事走近小读者内心。

        其三,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导向。

        “游戏精神与儿童读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在儿童那里,游戏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娱乐手段。”因此,童书特别是漫画类作品的游戏精神是促使儿童产生阅读欲望的重要条件。

        然而,除了具备精彩的故事情节、满足孩子对探险的好奇与实现目标的渴望之外,我们还希望在作品中融入一个更重要、现实意义更强的元素。它也许并不能直接诱发小读者的阅读欲望,但对于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价值取向的建立,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故事中无处不在的人性关怀与博爱主题,是这套漫画书的核心价值所在。在书中所呈现的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中,“自爱”与“爱人”的精神,促使漫画主人公们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立德是成人的前提。引导小读者学习和领悟博爱的精神,使这套知识漫画书承担了更为重要的使命。“观复猫小学馆”不仅介绍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视小读者人格的培养和成长。

        知识漫画的定义与呈现

        2012年,《大中华寻宝记》系列图书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销售成果。紧随其后的2013年,超级畅销书《植物大战僵尸》系列问世,更促使这类以传统文化知识为核心内容的图书在少儿图书出版领域崭露头角。我们在这里所定义的“知识漫画”,主要指以传统漫画形式为载体,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书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在继承传统漫画创作方式的基础上,对其创作内容进行了解构。

        经过对知识漫画类图书的市场口碑和影响力的详细探讨,“观复猫小学馆”系列知识漫画的整体面貌在我们的头脑中逐渐清晰。编创双方一致认为,在继承同类产品优势的同时,我们需要对漫画作品的体裁、题材、语言、情节及编创技巧进行探索,使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在思想内容方面,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划分为六大体系,即节日民俗、汉语文化、民间技艺、圣贤故事、古代生活、礼仪美德,选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和历史事件,作为分册图书的内容基础。

        出版形式方面,在保证漫画故事的叙事流畅性前提下,我们充分利用书中文前文后的重点位置,加入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图片或文创产品介绍,并在每话篇尾穿插知识卡片,用简洁、生动、亲切的语言,辅以精美插图,将漫画故事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和扩展。

        知识漫画不属于传统漫画门类,可以视为一个较新的概念。“观复猫小学馆”系列丛书汲取了冒险漫画和历史漫画的部分特点,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漫画呈现方式。具体而言,这套丛书的内容不单纯指向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也并非纯粹基于历史事实的改编创作。相对于传统类型的漫画作品,“观复猫小学馆”系列丛书旨在呈现相对综合、多元化的信息,引导感兴趣的小读者向更深广的知识层面进行探索。

        基于这样的共识,编创双方决定采取以一带多、以点带面的方式,在故事情节中自然穿插知识点,激发小读者进一步阅读和探索的兴趣,在每一话篇尾,以知识卡片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加入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野更开阔的传统文化知识,其中涉及历史、文学、艺术、考古、天文、地理等。

        在读者调查环节,我们也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小读者对漫画形象和故事情节更感兴趣,而那些穿插在书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则容易被忽略或需要家长的陪同阅读和讲解。这意味着,在知识性与娱乐性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当前所采取的方式仍需改进。因此,知识漫画的出版尚处在探索的阶段,有诸多不成熟之处,如何处理严肃知识与爆笑故事之间的关系,把握准确的呈现尺度,使二者的结合更加自然而不生硬,是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此外,漫画类图书还需要克服自身设计方面的弊端,在兼顾亲和力的同时有效避免低级媚俗。

        少儿教育出版新模式

        上述兼顾娱乐性与教育主题的出版实践,建立在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之下。作为当代教育出版事业的参与者,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图书产品的社会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重要作用被逐渐强调,弘扬和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国家对少儿图书出版事业提出的具体要求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成为当今教育出版的题中要义。

        经过详细调查,我们发现,少儿图书市场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纯粹的历史普及读物,主要包括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历史故事、名人故事,此类图书的选题内容局限于历史,专业性较强。第二,纯粹的国学经典普及读物。此类图书出版规模大、品种繁多,选题重复严重,品质良莠不齐。第三,冠以“传统文化”之名的图书。此类图书多以纯粹的国学经典解读为内容。此外,一些图书旨在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核心内容仍是经典诵读本,而非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上述少儿出版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内容略显刻板,类似于教材知识汇总,未能充分考虑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希望借助知识漫画的形式和优势,为少儿教育出版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充分重视和普及古代经典文本之外,还应当重视通识教育,也即一般性传统文化常识的普及和传播。相对于经典而言,传统文化常识涵盖了更加广阔的时空,深入到从古至今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极具丰富性和包容性的知识体系。

        在今天,“教育出版”的视野不应局限于教材教辅,而应更多地指向家庭教育读物出版。“家庭教育”的观念由来已久,也越来越受到高素质家长群体的重视。然而,市场上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少儿读物十分少见。知识漫画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传统文化知识相结合,通过图画书的方式展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家庭亲子阅读的可能性,是对传统漫画形式的一种提升,也是填补上述出版空白的一种可贵探索。

        (作者:郭妍,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