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笛福说,对灾难的惧怕要比灾难本身可怕。天津港大爆炸之后,一名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走出来的白领说:“如果没有心理援助,我恐怕一辈子都将被爆炸现场与鲜血、残肢有关的记忆裹挟,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一名在北川地震中失去双臂和左腿的女士说:“我曾三次自杀,都被人发现后劝住了,后来心理专家走进了我家。我不能再自杀了,怕所有帮助过我的人难过。”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在目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患者、隔离观察者、医务人员乃至社会大众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全国各地尤其是湖北地区心理援助的需求呈现激增的势头,这再次唤起了人们对心理援助的高度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迅速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精神病学》最新文章也指出,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开展全面的心理援助非常重要。
2019年底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走出“心震”带》,是我国首部以文学形式全面反映灾后心理援助的图书。作者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公众普及心理援助知识,同时深入刻画了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与广大人民群众真情相守、共渡时艰的动人场景。这样的作品不仅可提高人们对PTSD的认知,而且能促进人们心理援助意识的提高,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人们心理恐慌的当下,再读这本书,更多了一重现实意义。
曾发表我国首部地震灾难题材小说集的著名作家秦岭,为创作《走出“心震”带》,走遍了北川、德阳、舟曲、盐城、天津港、沁源、大同等当年的地震、爆炸、火灾、矿难灾区进行调研,同时还查阅了国内外70多种资料,走访了350多位当年参与灾后心理援助的心理工作者、志愿者和死难者家属,整理采访笔记达60万字,最后成稿40余万字。作者构思巧妙,打破传统的表达方式,将心理健康知识、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专家访谈对话、心理学工作者及志愿者亲身经历、心理援助个案自述等有机串联,使得作品既富有文学性,也极具知识性。
《走出“心震”带》中“心理台风眼”效应一章令我印象深刻。众所周知,心理学是舶来品,大家所熟知的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破窗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等,无一例外都是国外的研究成果,而“心理台风眼”效应是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纾研究员提出的概念。“心理台风眼”效应是我国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中所取得的学术理论成果,标志着我国的心理援助工作提高到了科研的高度。该概念描述了越接近高风险区域,心理越平静的现象。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竟然也出现了“心理台风眼”效应: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而且他们一旦感染,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的概率更高,尽管如此,老年群体中的一大部分人对新冠肺炎并不以为然,甚至抱着侥幸的心理。这导致年轻人费尽心机、出尽奇招去劝服老人家出门佩戴口罩、减少不必要外出、及时关注身体状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年轻人兴许还可以试试向老年人介绍《走出“心震”带》讲到的“心理台风眼”效应,以更好地劝服老人们做好自我防护。
2008年,被称为中国灾后心理援助元年。从当年灾区颇具讽刺的“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标语,到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心理援助的意义,我国的心理援助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前所长张侃说:“在汶川地震之前,我国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灾后心理援助体系,但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灾区,我们的心理援助不光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而且构建了体系,组建了队伍。它开启了未来,为之后的各种灾难后的心理援助工作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经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说:“这十年,是中国心理援助的一本大账,字里行间,其实都是蹚出来的路。”自2008年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参与了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天津港爆炸等13个灾区的心理援助工作,建立起18个心理援助工作站,培养了一批可持续发展的灾后心理援助队伍;2015年成立的全国心理援助联盟,更是再一次壮大了我国心理援助队伍,促进了心理援助规范化发展,推动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国家政策和服务体系。
十年来,一有重大灾情,都少不了心理学工作者的身影,他们和众多的美丽逆行者一样,前赴后继,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心理创伤人员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此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的心理学组织、心理援助专家、心理学工作者的动员比以往更为积极迅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的制定比以往更为科学高效,心理援助的手段也比以往更为多样和便捷,这一切正是过去十年的积累和经验,为我国心理援助领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心理援助行动的广泛开展加强了人们的心理免疫力,抚平了疫情留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伤痕,为处于疫情惶恐当中的人们打下了一支强“心”针。(江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