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1月22日 星期三

    看法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1月22日   08 版)

      让春节文化大餐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2020年春节日益临近,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等中央和国家部委联合开展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举办的各类文化下乡活动也精彩纷呈,为广大老百姓送去了一道道春节文化大餐。

      每年春节前,中宣部等中央和国家部委都要牵头组织文化进万家活动,组织各文艺团体深入到村镇、社区、厂矿、学校、军营等基层单位以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为基层广大干部群众送去丰富多彩的节目,让中国大地欢歌笑语、年味满满。除了国家层面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外,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每年春节前后也要举办多场大型公共文化活动,为基层广大干部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受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春节文化活动,辛苦的虽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者和演职人员,却给数以亿计的基层群众带去了欢乐和笑声,增添了年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在文化领域的真切实践。

      盛世欢歌,百鸟报春。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达,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就越高。各地春节文化系列活动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就在于这些活动都非常接地气,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让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我国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贫困群众一个也不能少。春节文化大餐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决胜小康的雄心、坚定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的决心,在全国上下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进步的浓厚节日氛围,为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精神脱贫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中宣部等中央和国家部委组织的文化进万家活动以及各级党委政府主办的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正在以实际行动将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新时代,新气象。与其它事业一样,文化惠民活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当好“主角”,唱好“大戏”,真正让文化惠民活动走向大众、走向社会。

      四川省绵阳市 杨维兵

      用科学家精神涵养科学家情怀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为最高奖获得者颁奖。黄旭华、曾庆存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0日新华网)

      褒奖科学家,褒奖科学家精神。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授予吴文俊、袁隆平等33位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以讲, 这33位科学家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科学成就,而他们身上有着共性之处,那就是浑身散发着科学家的气质,洋溢着科学家精神,饱满着科学家情怀。“科学家精神是什么?为国,为民,为科学。”曾庆存提出问题,并以身作则做出回答。卓越的科学家何尝不是拥有如此的科学家精神。

      弘扬科学家精神有了制度保障。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同时,系统地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用科学家精神涵养科学家情怀。“对科学家来说,情怀是第一位的。”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面对科研人才恶意竞争、无序流动等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如果不具备科学家精神,那么,所谓的“科学家”就是徒有虚名;有了科学家精神,便有了“为国,为民,为科学”的不懈精神动力。而这种精神境界是科学家的“硬核”,是科学家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情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迈入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必须要有新气象,科技工作者要有新作为与新担当。只有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和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只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涵养科学家情怀,才能让科技兴、科技强,才能让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安徽省合肥市 王旭东

      为乡村教育“造梦”的团队越多越好

      1月6日晚,一年一度的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再度举行,该奖项自2015年发起以来,每年的三亚之约已成为马云公益基金会和乡村教师们不变的约定。今年获奖的100位乡村教师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平均年龄39岁,最小只有23岁。从奖项发起至今,马云乡村教育系列项目累计已直接资助500名乡村教师、60名乡村校长以及200名乡村师范生,直接影响乡村儿童近10万人。79%入选者来自国家级贫困县。(1月8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公益是文明社会最温暖的底色,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不管公益行动的力量有多大、影响有多大,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都会让我们的世界愈来愈充满快乐、幸福、和谐与美好。

      而教育公益行动,则是用心浇灌梦想,让爱点亮希望。因为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尤其是针对乡村教育的公益行动,则是给乡村教师、乡村孩子带去有温度、有品质的教育资源与资助,让更多教师可以安心“躬耕”于乡村三尺讲台,让更多孩子拥有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深山老林的机会,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马云及其背后团队来说,过去5年,他们在一点一点寻找着自己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发力点,从乡村教师到乡村校长再到乡村师范生,从乡村少年宫再到乡村寄宿制学校,5年来,他们的一套专门针对中国乡村教育的支持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公益是一种信仰,可以感染和传递。在马云乡村教师奖感召下,此次颁奖典礼共有1500余位企业家、明星、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赶来,自掏腰包参会,表达对这项公益事业的支持与认同。

      可以说,马云乡村教师奖的每一次颁奖,都是对乡村教育初心与理念的一次唤醒与激发。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家庭兴旺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希望,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

      具体到乡村教育,一个共识是,我国义务教育的短板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的短板在教师队伍,他们的待遇低,应有职称或职务的晋升不尽如人意,生活条件比起城镇教师差很多,这些原因造成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比较弱。而乡村教师弱,则会限制乡村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振兴乡村教育,是关系到乡村孩子个人成长、家庭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大事。这样的教育初心与理念,应该时常在全社会被唤醒与激发,让更多乡村教师拥有一腔教育情怀、一份责任担当、一身教育教学本领。

      由此而言,像马云乡村教师奖那样全面参与振兴乡村教育的公益力量,当然越多越好。在一个个贫困的乡间角落,乡村教师就是孩子的“造梦者”,而马云及其背后的团队,5年来则是用自己的方式,为乡村教师“造梦”。 期待为乡村教师、乡村孩子、乡村教育“造梦”的团队越来越庞大,振兴乡村教育不光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应是全社会的重要使命,乡村教育振兴了,乡村才会振兴,乡村振兴了,全社会才会共同富裕。

      成都市武侯区 何勇海

      “汉服热”升温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

      近日,几场汉服活动接连在广州举行,如首届“南国汉服嘉年华”、700多名汉服爱好者会聚番禺庆新年。来到这些活动的现场,感觉仿佛“穿越”了。曾经的小众爱好正在升温——汉服(古装)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年轻人当中焕发全新的活力。对此,有专家认为,这归根结底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1月8日《广州日报》)

      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今年中秋与国庆期间,在城市游园、热门景区以及大学校园,越来越多身着汉服出行的年轻人闪亮登场,让喜庆的节日多了几分传统文化的古色古香。近年来,汉服文化在中国城市年轻人中,形成一种新的风潮。据初步估算,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200万人,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可见,在城市“汉服热”中,也让人们看到了美好“钱景”。

      然而,“汉服热”的悄然兴起,其初衷是与产业无关的。几乎在每年,各地均会开展汉服文化推广活动,而且,许多90后、00后乐在其中。近日几场汉服活动接连在广州举行,如首届“南国汉服嘉年华”,700多名汉服爱好者会聚番禺庆新年。特别是,“汉服热”很多年轻人火爆全网,如一袭汉服干农活儿的姑娘李子柒;B站跨年晚会上,方锦龙的国乐跨界串烧表演,更是一举成为观众眼中的“当晚最佳”……表明了当代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和传承;宣传和推广汉服文化,正在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年来,从专家、学者、大学生,到普通市民,均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汉服文化的复兴。与此同时,汉服爱好者们自发形成的社团,也在日渐壮大。北京汉服协会会长采娈介绍说,2009年协会成立时,参加活动的只有几十个人,目前注册会员已有1000多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自内心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眼里,每一件精美的汉服背后,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千年的美学内涵。

      可见,汉服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模糊概念,变成了有严谨定义、有典籍研究、有理论支撑、有实践队伍、有媒体关注、有较为广泛的人参与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且迅速融入到社会文化生活之中,与现代生活日渐和谐共存,并开始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当今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改善,但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却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短视、浮躁、缺乏诚信、媚俗等行为大行其道,这与精神文化的贫乏不无关系;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传统中华文化伦理、价值观、审美观,虽然根系发达,但落叶凋零。传统文化的长期缺位,使中国正面临着文化断层的危险。

      可见,城市“汉服热”升温,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从大视野来看,重建民族自尊、弘扬华夏文化、重塑中华文明,成为人们参与推广汉服文化的初衷,表现出了对民族、对国家、对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真诚敬意和复兴的坚定决心。然而,让我们先把民族自尊、文化复兴这类大口号放在一边,再看“汉服热”升温,人们推广汉服文化,就变得纯粹起来——没有强制也没有压力,纯粹是一种文化自觉,一种文化自信。而这种自觉和自信,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寻迹而上,把目光投射在历史遗留下来的衣冠文化上。汉服文化,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或许,这就是传承汉服文化的真正意义所在。

      湖北省嘉鱼县 汪昌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