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文人画像

    罗雪村/作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1月20日   03 版)

        吕思勉先生画像(毛笔·墨)

        那年去常州旅游,无意中走到十字街,就走到了吕思勉故居。故居前后四进院落,是个世代读书仕宦之家。读他生平,得知其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在论其学术的文字里,我留意到:“先生热爱祖国,关心民众,抱着改革社会的宏愿讲学著述。”再细读,知他早年起即大至水利、赋税、吏治,小至百姓衣食住行、物价变化,有所见闻,均一一载录;在他撰写《白话本国史》中,一改旧史以帝王为中心、关注政治格局,而着眼社会生活百态。抗战胜利之年,他撰写了《抗战的总检讨和今后的方针》《战后中国经济的出路》《战后中国之民食问题》《怎样将平均地权和改良农事同时解决》等一系列济世文章,检讨历史,筹划未来,对战后国家之重建尽一己之力。过去,总以为那些埋首于故纸堆做学问的人,常喜坐而论道,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迂儒”之态;其实不然,近观这一百年间,还是有如吕思勉先生这样的一些文人学者,他们关心这个国家,为民众着想,而他们的命途却又常常是孤寂和多舛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