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曾经一度忽视了自然生态基础和社会生态基础。如何深入理解和运用东方社会生态学奠基人——潘光旦先生的位育论,对于这方水土、这方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深刻的参考价值。
“安其所”,“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位育的根本思想,是一切生命的大欲。从个体成长,到民族发展都离不开“所”。这里的“所”就是环境,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或一个民族要安所遂生,自然第一得先和固有的各种环境发生相成而不相害的关系。”一个乡村、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同样有它固有物质的环境,如河流山川、土地物产等;也有它固有文化的环境,像文物典章、法律制度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纽带,涉及国家和地方各个层面的生产、消费、基础设计、天然生态系统、文化教育,以及法制和管理等各个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使我们更应首先考虑这方人与这方水土等固有环境的可持续的关系,正所谓“相成而不相害”。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造福这方水土、这方人,还不能减少下一代人的福祉,也就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可持续发展。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们理解,土壤在“位”,是生境;种子在“育”,是生长。有土无种没生气,有种无土难生根。土壤加种子就是“位育”。人类从原始文明开始,走过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经历对环境的敬畏、征服。工业文明时代对于固有环境的破坏远超出了可持续的关系,在给人类带来了丰衣足食的同时,也带了污染、疾病和痛苦。执政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中华民族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对民族固有各类环境的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保护是“位”,发展是“育”,主要矛盾从量的需求转化为质的需求,从对“育”的渴望演化为对“位”的调适,保护和发展对立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土”和“种子”的辩证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先有“位”,再有“育”,“位”决定着“育”的方式。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当两者出现矛盾时,我们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怎么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资源是“位”,生态经济是“育”。转化的钥匙是发展生态经济。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将位育思想贯穿在整个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将大大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潘光旦在1932年写的文章里引用了一个外国学者的这样一段话:“甚盼中国教育与欧美宣告独立,而新教育的领袖,应根据中国的需要,在中国国内养成之”,“新教育应当因地制宜”。他对这段话“极表赞同”。潘光旦“盼中国教育与欧美宣告独立”,是因为教育只能产生并发扬光大于教育对象生存的土壤。潘先生关于如何立足国土之位、学习他方之长的立场、方法,特别值得学习。当代生态文明教育,若离开了本土特色,离开了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文化自信,不能从认识自我特点来定位,聚焦自我缺陷来定向,必将背离中国式绿色发展的快速轨道,也脱离了当代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环境。
生态文明教育应从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切入,吸收和提炼具有生态思想的优秀教育素材。潘光旦的位育思想就是我们可资借鉴的资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