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新标准”的燃情岁月

    玉树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0月16日   14 版)
    李朋义社长(左)与好友白德信总裁在外研社十年友谊晚会上
    按照英国习俗,Simon的家人送给李朋义的Simon的母校的老照片

        本世纪初,我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在社长李朋义确立了“以教育出版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外研社通过推出《新标准英语》教材而进军中小学英语教育市场。《新标准英语》作为我国第一套一条龙系列教材成功发行覆盖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总销量8亿册。英国《泰晤士报》将这套教材称为“与《达·芬奇密码》并列的出版奇迹”,英国《经济学人》《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沙特阿拉伯报纸《阿拉伯新闻》及其他诸多国内外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铸就《新标准英语》的历程是一段燃情岁月。以身作则的社领导、勤奋忘我的编辑、精益求精的中外作者,以及奋战在一线的市场推广人员,他们抓住了发展机遇,让外研社成功拓展了基础教育市场,成为我国外语图书市场上的产业领导者。

     

        在社领导的带领下,市场部的小伙子们和培训部的老师们离开北京,常年奔波在中国英语教育事业的第一线。连续十天半月地出长差、一连几十天在几个省内往返穿梭,成为家常便饭。

     

        2007年,外研社的教材曾一度被某省教育厅强行拿下。为了重新占领这块市场,市场部的王正在省教育厅门口宾馆住了半个多月,从厅领导到各级工作人员,抓住一切机会积极沟通,最终把这块市场夺了回来。西北五省地广人稀、条件艰苦,紫外线特别厉害,负责那片区的陈军脸上都有了高原红。有的地区酒文化盛行,负责山东片区的周易,为此患了酒精过敏,天天吃中药。正是这些敢于迎难而上的市场部小伙子们,通过长期的积累,为外研社在广阔的中小学教材市场占有现在的地位。

     

        无私奉献的编辑团队

     

        在外研社2000年总结大会上,李朋义褒扬了业绩突出的《新标准英语》编辑团队。他说:“总编辑助理王勇自任职以来,为了搞好教材的出版和推广工作,工作到深夜11点甚至12点,这已经成为他的工作习惯。只有当他出差时,晚上才不在办公室。有时他没来,别人反而不习惯了。长达数月的连续工作,在王勇同志的带领下,中小学英语工作室的全体同志都是这样忘我的工作的。12月的一天晚上十点半,我和陈琳教授、徐秀芝、王勇等同志同麦克米伦公司开完会返回编辑部所在的五楼。那里依然有四个办公室灯光通明,十几位同志仍然在加班工作。当时,陈琳教授夸奖说‘外研社同志的奋斗精神了不起!’”

     

        2004年春节期间,为了保证《新标准英语》的教材送审工作能够按时完成,编辑团队只在春节休息了一天就开始工作。教材送审是个大工程,需要部门领导、文字编辑、美术编辑甚至其他部门的同事们密切协作。工作安排是用小时来推进的。为了保证教材的高质量高品质,《新标准英语》在基础编写环节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留给编辑的时间被一再压缩。编辑们接到第一本稿子时,距离送审仅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为了完成高强度的工作,编辑们接受了能力、体力、毅力的巨大考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大年三十的晚上,项目主管孙平华等人还坚守在岗位上。大年初一,编辑李纳新竟接到了申蔷从办公室座机打来的电话。而大部分编辑们大年初二也都返回单位开始加班。

     

        社领导冲在一线

     

        初涉基础外语教材领域,李朋义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中小学教材的推广面临着一个有待开发的广阔市场,在各个地区都有教育部门决定教材的使用。如果仅仅依靠几个工作室和推广人员自下而上地宣传推广,不但力度远远不够,更无法针对市场特点与当地的行政部门有效地进行沟通与合作。

     

        2000年10月,李朋义主持召开社委会,决定把推广中小学英语教材的任务落实到每个社领导头上,他自己居中协调。在进行了初步分工后,当时的社领导范明贤、徐秀芝、徐冀侠、任满申、解景芳、王勇、沈力军各自带头负责3至5个省及直辖市的市场推广业务。

     

        分管各地区业务的社领导与市场业务员一起上阵,举全社之力,这才使《新标准英语》能够在全国中小学教材市场中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珍贵的友谊

     

        外研社和麦克米伦在《新标准英语》项目上的合作,在英语教育领域,乃至其他众多领域都可称为国际合作的典范。双方携手解决了一个个困难,并因此缔结了深厚的友谊。

     

        “25年前我来到中国为麦克米伦寻找合作伙伴,起初我对外研社是有些警惕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竞争对手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后来,李朋义先生找到了我,我们有了首次讨论新的、潜在的出版项目的机会。”麦克米伦教育集团出版总裁白德信说起李朋义,总是这样评价“Mr.Li以身作则,是个很好的榜样——彬彬有礼、亲切友善、热情好客、富有个人魅力,善于避免冲突。

     

        在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他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摇摇头、眨眨眼,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

     

        白德信说,出版界的关系,本质上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信任,一直以来在外研社和麦克米伦的良好合作关系中都是最关键的。达成《新标准英语》的撰写协定相当复杂,但最初却只是写在两个信封后面的几个句子。这一纸看起来不那么正规的协议就让麦克米伦对这个项目初期投资近100万英镑。在那之后三年的某一天,李朋义才对白德信说:“我们是不是该签个合同了?”在没有正式签署合同的那三年,尽管要共同面对降价、租型和各种市场变化带来的威胁,双方却都做出了安排。

     

        2008年3月25日,“白德信与外研社十年友谊”晚会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白德信携夫人Gill一起出席了晚会。李朋义在致辞中追忆了与白德信的情谊以及双方充满理解与信任的合作,他说:“外研社里有机会跟白德信一起工作过的人全都当他是个亲密的朋友,这其中不仅有编辑,还有服务员和司机,我们为有白德信这个最好的朋友而感到荣幸;于我个人而言,我十分有幸与白德信结为好友。2005年,白德信专程从伦敦赶来参加我的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为庆祝我荣获博士学位,白德信还专门发起并协助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为我组织了一场公共演讲,这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我见到了英国出版学术界和商界的众多要人,并向他们介绍了中国出版。作为一个出版人,我认为这个博士学位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因而十分看重这次活动,为此我深深感谢白德信对我个人价值观的认同。”说到动情时,李朋义洒泪当场。

     

        白德信也对这份友谊充满感慨,他说:“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难以找到这么要好的朋友。与李朋义的友谊是我一生中的重要部分,在我从麦克米伦退休后,这份友谊仍将继续。”

     

        在《新标准英语》这一成功合作的激励下,麦克米伦和外研社持续发展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并通过《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莎士比亚全集》等项目使这一关系得到了巩固。

     

        2013年4月,《新标准英语》的英方主编SimonGreenall先生因“为英语教学所做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13年度大英帝国勋章,在温莎城堡接受了英国女王颁奖。消息传来,令与SimonGreenall一起担任《新标准英语》教材编辑的陈琳教授激动不已:“说起葛一诺,我们相交已经有十几年了。葛一诺,这个名字很适合他的品格,中国古语说‘一诺千金’。他在工作中向来是Apromiseisapromise。应承的工作,永远是按时甚至超前完成。我从他的严谨治学和勤奋工作中学到了一个学者的优秀品质。他使我亲身体会到了英国绅士对专业和生活的诠释,更让我了解了职业精神是一种多么平常而至关重要的品质。我以能有这样一位外国同事和朋友为荣。携手编写《新标准英语》无疑是我们各自英语教学事业生涯中不可磨灭的精彩回忆。”

     

        2018年9月10日,SimonGreenall在英国因病离世。在Simon和外研社长达十几年的合作里,一共来了北京50余次,却只认识北京的两个地方:外研社和香格里拉酒店。繁重的工作之余,大家偶尔会带着Simon去KTV唱歌。陪同Simon唱过歌的李朋义说:“他只有在唱歌时才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或许这是严谨的Si⁃mon难得的轻松时刻。Simon逝世后,根据他的遗愿和英国风俗,家人要把逝者生前的心爱之物送给他的好友们。李朋义收到了Simon生前珍爱的自己母校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的老照片。李朋义怀念道:“Simon不仅是国际著名的英语教育家和英语教材专家,还是一位富有爱心和人情味的老友,我十分想念他。”

     

        姚希勤是麦克米伦出版(中国)有限公司的原董事经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八年,主要是和外研社的同事们一起度过的。他和外研社市场部的同事们共同参与众多的教材推广和教师培训活动。

     

        他说,《新标准英语》是他38年出版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项目。“在我心目中,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项目的规模和教材的销售数量,更在于它对国家的英语教材改革的大方针能做出贡献。每当我想到全国有两千多万学生因为使用这套教材提升了英语能力,我就感到无比快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