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人物源自真实原型故事凝练军人甘苦

    《第一百个黎明》纪录西沙守岛官兵群像

    本报记者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8月14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日前,曾在西沙等南海岛屿驻守十几年的军旅作家陈俨少将,携其短篇小说集《第一百个黎明:铸入西沙的生命时光》(山东画报出版社)在京出席了这本新书的首发式暨读者见面会,“西沙是一片沃土,那里的生活、故事、细节、人物太生动丰富,使得我写小说时能够信手拈来。”他现场忆及在西沙的军旅生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时颇为感性地说。曾在西沙驻守的多位官兵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也是书中多个人物的原型,陈俨在活动现场一一介绍了他们的经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入伍的陈俨是我国首位国防经济学博士,著述各类国防经济学文章之外对文学创作亦情有独钟,多年笔耕不辍,曾出版短篇小说集《大奔袭》、长篇小说《七七级二班》。在西沙担任政委期间,陈俨每天和驻守的官兵在一起,对战士们的个性、生活、工作情况很了解,曾记下几十万字的兵事兵情笔记,这些记录和回忆成为他创作上重要的素材来源。

     

        《第一百个黎明》里那些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原型都来自他在西沙熟悉共事的驻守官兵,而故事情节则兼有纪实与虚构的成分,这些作品与一般军事题材作品的宏大壮阔气质不同,更侧重从人物的小事切入,通过对守岛士兵真实生活的呈现,反映他们人性的不同侧面,特别是他们历经守岛艰苦的锤炼,自身洋溢的奉献精神与保卫祖国海疆的决心。作家韩少功这样评价陈俨的作品,“取材于军旅日常,却结实、鲜活、阳光,铁骨柔肠动人心魄,一个个能读得心清气爽血活神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