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阅读:最有力的生活方式之一

    彭定安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6月19日   03 版)

        阅读,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日常的、主要的渠道。

     

        现代人离不开阅读,阅读是现代人生活的亲密的伴侣和重要的内涵。阅读什么和怎样阅读,成为判定现代人文化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阅读的首要一环是选择。读什么书?是选择的目标。现代出版业和媒体,每天提供真正是汗牛充栋的材料,如果不主动选择,而是被动阅读,碰见什么读什么,那就既看不过来,又事倍功半。选择的标准是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工作的、专业的、求知的、研究的、休息的、娱乐的等等。不同的需要决定了不同的选择。弗吉尼亚·伍尔夫说:“理想的读书需要有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这应该说是“阅读选择”的要义,其中首先是洞察和判断,它能使选择是正确的,符合自己的需要的;再就是想象力,这不仅是用于选择,而且还是阅读本身的需要和本领。

     

        阅读有几种不同的性质,比如,学习的阅读(求学时代的学生或某种专业的学习)、工作的阅读、求职的阅读与求知的阅读、研究的阅读与兴趣的阅读,以及休息、娱乐、消遣的阅读等等。不同的阅读自然会有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目的和阅读追求。各种不同的阅读,有时候是可以“混融一气”的,比如学习与研究、兴趣与娱乐、消遣的阅读,便可以是这种情形。

     

        哲学家叔本华写过一篇《论读书》,他说“对于善于读书的人,决不滥读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也是说的要选择性地读书。他还申述地解说,“即使是时下正享盛名,大受欢迎的书,如一年数版……也切勿贸然拿来就读。”这也说到了选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的重要。比如时下“国学热”,出版的各色各样的这种书籍,十分多。那热闹的情形,使人想起鲁迅说的,孔夫子在死后,被人涂成白鼻子,捧到了吓人的高度,但不过是当作敲门砖。自从袁世凯用它去敲幸福之门,却死在门外以后,敲门砖式的读孔,就又冷清了。而现在,则使人感到,孔子又被用做生意经了,被涂红了脸蛋,招摇过市。还有许多讲养生的书,也是林林总总,又莫衷一是。所以选择是需要的、重要的。畅销的未必都是好的。

     

        “学而不思则罔”,这是古训,至今还是读书箴言。而法国的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则把“思”具体化,并给予现代诠释,说要进行“读者的工作”。这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就是作品被人阅读了,作者就“死亡”了,他在作品中提供的“原意”,会被读者理解、发挥、无意或有意地误读,从而创造“意义”。这就是读而思的结果,也就是读书心得了。

     

        毛姆从另一个角度论述过读书之乐。他说,“阅读应当是一种享受”,但这种阅读不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者获得资料,而是要“真正享受这些书”。这样的阅读,“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而圆满,使你感到更快乐”。我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到过,我称之为“永恒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不会在快乐之后,产生空虚、遗憾或者别的什么负面的效应。

     

        重读、细读、精读,是阅读的深化。叔本华说“温习乃研究之母”。就是说并不是为了研究,而是别的目的,也可以和需要重读、细读和精读的。未有读一遍而尽得其中三昧的。总是要“时习之”,要“思”,要领会“原意”,并创获“意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要这样做。有的书,有时候,阅读可以和应该是随意的,轻松的,翻阅式或跳读式;有时候还需要同时集中读几本相关联的书。因此,与上述重读等相结合的,还有“读一批书”和“读透一本书”,这样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读一批书,就是同时或在一个短时期内,阅读或翻阅内容相似、相关联、相配合或是相“对立”的一批书,或者是为了研究某个课题、思考某个问题,或者是为了所谓“好兴-好奇”,看看就某个问题,都有些什么论旨和意见。这样做也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和效益。所谓“读透一本书”,那就是真正的钻研了,多次读、反复读、细读,进行“读者的工作”,从“原意”经过自己的“思”的创获,而达到“意义”的彼岸。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大概,只有这种方式的阅读,才是惠特曼所说的“读书是最崇高意义中的锻炼,阅读是最有力的生活方式之一”这种境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