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别让图书二维码步入“歧途”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6月12日   08 版)

        现在,很多人都熟悉了一个图案和符号——二维码。这个“黑质而白章”的小方块,正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图书出版业自然也不例外,如今,在书中附加二维码,已经越来越为图书出版商青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图书二维码已经沦为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出版社网店导引,与该图书内容本身可以说是毫无关联(人民网2019年6月2日)。

     

        AR图书,就是将AR技术应用在图书上,让静态的图文“活”起来,并借助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将静态的图文扩展到视听多方位的体验。图书二维码,凭借其简洁的视觉呈现、便利的使用方式、丰富多样的信息承载等优势,既吸纳了纸质图书内容的精华,又最大限度地拓展了纸质图书的内容维度,自然受到读者的欢迎。

     

        如果说,几年前众多出版社通过在图书封底印二维码的方式,竞相推出AR图书,就是想将其出版的图书从平面图书打造成立体图书,从可读实现可视,从而扩充了图书内容,增强了用户使用体验,博得读者的青睐。但现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看AR图书,曾颇受业界关注新型阅读方式,似乎要被遗忘掉了。记者此前到北京人大明德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亚运村图书大厦等书店随机抽取了近70本书,发现近一半的图书都带二维码,但这些二维码几乎与AR图书无关。

     

        尽管眼下在图书封底,二维码成了标配。但所谓的二维码却几乎变成了广告导引,通过扫描二维码读AR图书,却变得稀有。尤其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图书出版商与相关商家合作,图书封底的二维码,一经扫描便链接到相应的推荐餐厅、景点、书店等。还有一些图书附赠的二维码,仅在新书出版后一至两年内可以使用,一旦过期则无法登录。之所以出现如此乱象,主要原因在于可以使阅读“活起来”的AR图书成本要远远高于传统图书,而具备相应研发内容能力的出版社却太少。这样的二维码,充其量也就是宣传噱头,缺乏诚意,沦为商家广告的代言人。

     

        “扫一扫,获得更多的新书信息”“扫一扫,精彩抢先看”,实际操作后得知,众多图书二维码往往只是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出版社网店导引,甚至是与该图书内容本身压根儿毫无关联的商业广告。面对图书二维码的铺天盖地,乱象丛生,业界人士认为,二维码原本是个好东西,但现在被出版社用滥了。虽然使用二维码推出相关视频、音频及文字资源会增加成本,但如果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图书二维码物超所值就会成为所对应图书最大的卖点,乃至成为获得读者青睐的得力支撑。二维码其实是一种媒介,更看重的是背后的内容和服务——也就是说,所链接的内容是否新颖有趣、能否满足读者需要,才是决定二维码营销效果的关键。在如今图书出版领域的二维码,大多是一厢情愿,没有了解用户之所需,更没有延伸产品的附加值,的确让读者们寒心。

     

        江苏省连云港市吴学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