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写“痛点”是网络文学走向厚实的契机

    涂启智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6月12日   17 版)

        网络文学发展二十多年来,逐渐从浮躁变得相对沉静,开始认真观察和理解现实。湖南著名网络作家天下尘埃的网络小说《星星亮晶晶》,呈现自闭症病患家庭及其成员的精神之痛,最近正式出版,受到广泛关注。其网上网下的优异口碑,证明了网络文学不仅适合写“爽点”,同样也能写“痛点”。这部作品也是网络文学在经历野蛮生长之后开始追求精品化的“拐点”上出现的佳作之一。(6月4日中国广播网)

     

        天下尘埃的网络小说《星星亮晶晶》把文学触角伸向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生活,无疑在网络文学领域开了先河。即使在网络文学之外,目前可能只有湖北作家普玄中篇小说《寻找孤独症孩子》和长篇小说《疼痛吧指头》关照这一特殊人群。作家直面现实的写作勇气和关注特殊群体的人文情怀跃然纸上。阅读此类“痛点”突出的文学作品,很多读者都会引发强烈共鸣:“沙漠中的泉水最甜美,苦难中的亲情最珍贵。”

     

        网络文学曾经高耸云端,角色人物神秘莫测,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呈现远离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倾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琅琊榜》《斗破苍穹》《后宫·甄嬛传》等,故事情节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以仙侠、传奇、玄幻、宫斗场景内容,营造出与尘世泾渭分明的梦幻天地与魔幻世界。它们天然与柴米油盐酱醋茶世俗生活分外隔膜,即便是反映特殊人群生存状态的宫廷争斗小说,也与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相距甚远。

     

        从《斗破苍穹》到《欢乐颂》再到《星星亮晶晶》,从极尽虚无缥缈到描写现实生活的“爽点”直至“痛点”,见证网络文学从逃离现实到贴近苍生的变化轨迹。

     

        从功能属性上讲,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无本质区别。网络文学虽是快餐文化需求与网络科技手段联姻的产物,但它的名字与内涵都应是“文学”,“网络”只是为它提供了一种新兴载体和平台。网络文学的思想内容与社会功用,与传统文学本应殊途同归。网络文学发展伊始,表现出粗糙、肤浅特点,可以视为新生事物发展难以避免的摸爬滚打过程。网络文学自身有其发展规律,不管是表现形式还是呈现内容,都会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读者欣赏与审美水平持续提升,也是促使网络文学日益向好的巨大动力——网络文学从肤浅、单薄走向深刻、厚重,源于内因外力的双向助推。

     

        描写“痛点”是网络文学走向厚实的重要契机。优秀文学作品能够超越种族、民族、党派、国别、信仰等方面的限制及障碍,揭示人性的温暖与美好,闪耀大爱与永恒的光芒,给无数人带来心灵慰藉与精神鼓舞。那些描写“痛点”的经典文学作品,更是让千千万万读者感受到荡气回肠的磅礴力量,如同获得神明点化般的启迪:即使我们历经千辛万苦艰难曲折,生活都永远值得期待!

     

        文学反映生活本没有禁区,网络文学亦然。网络文学不能回避生活“痛点”,而应执着和勇敢地向着“痛点”进发。“痛点”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只有直面与正视,我们才能最终获得解脱与重生。文学揭示与反映生活“痛点”,更易成就文学本身,更容易铸就文学的辉煌。世界上不朽的文学巨著,往往是那些蕴含悲剧内容的作品,比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基督山伯爵》等。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能够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悲剧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悲剧?怎样才能避免或者减少悲剧?经过这番思考,人们会凝聚变革的希望、信心和力量,推动社会除弊兴利,向着大众期望的光明方向锐意前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