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6月05日 星期三

    六个人,负债起家,一些心存情怀的人渐次加入,带领着另一些志向高远的年轻人,不畏艰涩,筚路蓝缕启山林,与祖国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长风破浪四十年,本版将刊发一组特稿,从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书等一系列回忆中见证李朋义等一批出版家在一个企业中的成长,回溯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企业又是怎样乘着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东风飞出一片广阔的天。

    外研社初创:应运而生,艰难起步

    玉树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6月05日   14 版)
    1997年落成的外研社大厦
    1980年代的外研社办公楼

        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

     

        “文革”结束后,国内各行各业都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与之对应的是,人们的思想却异常活跃、求知若渴。然而彼时中国的出版事业却处于凋敝状态,偌大中国只有寥寥百余家出版社,所出图书多为政治读物。“书荒”,困扰着每一个求知上进的人,外语图书又是少之又少。

     

        其实,当时不只是社会上缺乏外语图书,就连外语院校的教材建设工作也严重滞后。北京外国语学院在全国外语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文革”对教学秩序的冲击,许多老专家和老教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都无从发表与出版,学生们上课也没有正规的教材,只能使用油印的单篇讲义。可即便如此,其他外语院校还是不断向北外求援,索要各种讲义与资料。最多的时候,发展到全国100多家外语教学单位与北外确定了定期提供教学资料的关系。北外教材出版科的工作人员尽其所能地有求必应,不惜加班加点工作。只是,限于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无法解决的纸张按计划供应的问题,使这种状况很难长久维持。

     

        为了落实邓小平同志有关科教和出版的指示,1977年至1978年,时任国务院科教组外语处处长的刘祖才曾先后三次来北外,与时任北外教育革命组副组长、主管全校教学科教工作的殷桐生商谈,希望北外成立一家出版社。北外领导都积极支持,但毕竟困难很大,既缺钱,又缺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复刊就成为出版社成立的重要契机。

     

        《外语教学与研究》是一本学术价值极强、威望极高的学术刊物,但“文革”中不得不停办。1978年1月,北外党委同意《外语教学与研究》复刊。当时,在该刊编辑部工作的只有六个人:总负责人是梁克家,林学洪、林易、靳平妥承担编辑工作,王敏负责学校内部刊物《课外学习》,李松林为编辑部秘书。李松林原来在教材出版科工作,负责教材的印刷及发送工作,熟知教学资料的匮乏情况,又在日常工作中了解了印刷厂和出版社的运作方式。1978年4月28日,他写了《关于成立外语出版社的建议》的报告,交到学校党委,党委书记杨伯箴及各位常委在报告上作了批示和圈阅,一致同意成立出版社,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1979年5月14日,编辑部向党委提交了第二份报告:《建立出版社的初步计划草案》。各位常委很快作了批示,并给出版社起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一月后,北外提交《关于成立出版社的报告》,请示外交部并转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和中宣部。国家出版局致函外交部,同意北外建立出版社。就这样,天时地利人和,上下群策群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式成立了。

     

        人员短缺,热爱方能坚守

     

        建社伊始,外研社的全部人员就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的六人,其中五位已过知天命之年。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有着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一流的专业素养,急切地想做出一番事业,以弥补失去的十年。

     

        但是,出版社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补充新鲜血液。1979年,学校调入王维国、徐秀芝从事编辑工作,调入景希荣做行政工作;1980年,又相继调入李朋义、范明贤、金秀珍、梁德润等12人,充实编校和出版队伍。虽然之后的几年,又陆续有人员调入,但直到1985年底,外研社也只有58人,其中编辑15人,校对4人。

     

        当时的外研社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籍籍无名;编辑又是为人作嫁、辛勤付出的幕后工作者,社会地位并不高。招不来、留不住人才就成了大问题。第一,大学毕业生在考虑工作去向时,很少会青睐出版社这类单位;第二,即使进了出版社也只是将此作为跳板,从1979年到1984年,北外英语系分配到外研社的大学生中,只有李朋义与徐秀芝留了下来,坚守在他们终身奋斗与热爱的出版事业。

     

        与兄弟出版社相比,外研社人数虽少,出书量却大。1982年,外研社6个英文编辑的审稿字数为2200万。按照出版界的通行标准,每个编辑每年完成编审的字数应为60万到70万,也就是说,6个编辑全年本应完成420万左右的任务。多出的几倍工作量,都是他们出于热爱与奉献精神,牺牲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完成的。

     

        “锣齐鼓不齐”的办公环境

     

        人员及资金短缺之外,外研社还面临着窘迫的办公环境。最初,出版社只在北外东院教学主楼的五层有一间十多平米的办公室。办公室中间放一张大桌子,两边各坐三个人,靠墙还放了一大排书柜,如果有人要出去办事,其他人就必须站起来让出通道。到了冬天,五层的暖气不热,必须生炉子取暖。平均年龄五十多岁的编辑们就不得不将搬煤块、倒炉灰列入工作范围。“三屉桌、木板椅,一部书稿、一支笔”是当时办公环境的真实写照。

     

        1979年底,社里新进人员,学校也多拨给了一间办公室,但办公条件没有大的改善。无论是年老体弱的老编辑,还是身怀六甲的年轻女编辑,都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办公。直至1985年,在出版社的力争下,学校从东院学生宿舍6号楼又挤出12间房子给外研社。每间房子只有12平米,三位社长加上办公室主任,挤在一个房间,出版部的办公室则挤满了七个人。校对人员住在楼外的简易书库里,新来的大学生李朋义等三人没有办公地方,就只好在宿舍里看稿子,还有人不得不在家里上班。

     

        后来,北外又将西院一号楼划归给外研社,使办公条件有了一定好转,但仍不能满足全部职工的办公需求。而且,因为没有专用书库,外研社不得不长期借用教学楼的地下室,或搭建临时活动房和明棚做库房。直到1995年外研社大厦破土动工,这种局面才得到完全改善。

     

        办公环境的窘迫不只体现在“内”,还体现在“外”,尤其是“外出”。书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紧迫性,为此出版社必须具备便捷的交通工具。初创的外研社有的只是几辆破旧的自行车,骑自行车和挤公共汽车下厂或外出办事是家常便饭,从社领导到行政工作人员,从总编辑到核红的校对,概莫能外。有时有急事或路程远,也只好向学校要车,或向人大社、科普社等兄弟出版社求援。

     

        当时,北外的主管部门是外交部。1980年,社领导去找外交部沟通。正巧,外交部有一辆原准备送到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的吉普车,因为中越两国交战,没有送出。于是,外研社花了一万元把这辆车买下,初步缓解了出行的困难。这辆吉普车为外研社立下了汗马功劳,其间也曾遭遇过一些尴尬呢!1981年的某日,总编辑林学洪坐车去北京饭店拜访一位外国出版商,开近饭店时,保安人员愣是不让这辆车开上饭店门前的高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事,当时的林总编连张名片都没有,陪同他一起会晤外国同行的年轻编辑李朋义临时起意,先用打字机在白纸上打好社名头衔和社址电话等,再手工把纸裁好然后贴在硬纸版上,为林学洪手工做了5张名片,这也是外研社创设之初向外界亮出的第一张名片。

     

        《英语学习》,解决资金困难

     

        外研社白手起家,一无资金,二无稿源。无奈之际,编辑部想到了《英语学习》。这本杂志创刊于1958年,由北外英语系的教师担任编辑,“文革”结束后复刊,和《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一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发行量高达80万。

     

        于是,李松林代表外研社前往商务印书馆商谈,得到了对方的同情与支持。他们很痛快地将《英语学习》交由这家新社,但也额外提了一个条件,就是把不赚钱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也交给外研社出版发行。本来外研社的班底就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编辑部,可想而知,这项“交易”顺利达成了。

     

        根据合同规定,这两种期刊由商务印书馆转交外研社的初期,原来的印刷厂、发行的邮局、供给纸张的公司及指标等,一律不变。这就解决了大部分的难题。至于资金问题,《英语学习》每出一期要耗费5万元买纸。学院财务科大力支持,每月垫付了这些资金。出版三期后一经结算,外研社还清了15万元“外债”,还结余35万元。

     

        这段时期,外研社还“救活”了《德语学习》与《当代苏联文学》。这两种刊物原由北外德语系和俄语系负责编辑,由学校印刷厂排印发行。但由于资金短缺,不能按时印发,订户纷纷向学校写信投诉。外研社赚钱之后,接过这两种刊物的出版事宜,帮学校解除了压力与危机。1980年7月,由出版社主办的内部刊物《课外学习》也由邮局公开发行。这本杂志由于其知识性与趣味性,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五种杂志之一,发行量曾高达几十万册。

     

        难关已过,曙光将至。从1980年开始,学校和社会向外研社送来大批书稿,出版业务渐渐步入正轨。建社最初五年,外研社共出书790种,发排10400万字。在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外研社前辈们眼中,只要有书可出,有工作可做,人手缺乏、资金短缺、办公环境窘迫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凭借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出版社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永恒的精神支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