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5月29日 星期三

    国内描写上世纪“大三线”工程建设的第一部小说。

    款款深情写芳华

    周百义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5月29日   19 版)
    《乌蒙战歌》,樊希安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定价65.00元

        《乌蒙战歌》是樊希安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国内描写上世纪“大三线”工程建设的第一部小说。

     

        樊希安先生是出版家,从吉林出版岗位上选调进京,从三联书店总经理的位置高升到中国出版集团领导层,现在仍被聘为国务院参事。作为出版家的樊希安在业内人尽皆知,但作为作家的樊希安,一亮相就让人刮目相看。这部小说,是他对自己这段青春岁月的回忆,更是他向读者奉献出的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饕餮大餐。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面对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全国上下响应中央号召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将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企业转移到内地。新组建的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一个支队,奔赴贵州山区开采煤矿。一批批来自不同地区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农村入伍的青年人,为了响应领袖号召,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地心深处奉献青春和生命。所以,这一部小说,既是对基建工程兵战斗经历的回顾、总结,也是对那一批为之而奉献青春的战士的礼赞,对逝去“芳华”岁月的祭奠,更是对那一代人无私无畏,勇于牺牲精神的弘扬和褒奖。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特殊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真实地纪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再现了基建兵组建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无论是地方还是部队,在政治生活、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人际关系上,均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作者没有着力渲染这段非正常的社会生活,而只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展开。如开展活动前学习毛主席语录,宣传队女声小合唱《毛主席著作闪金光》,批林批孔运动,“狠斗私字一闪念”,抓革命促生产,老谷头下放调研,邓小平复出推进整顿。老干部老谷头与造反派朱北方关于文革的争论。作者尊重历史真相,没有回避“文革”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相反,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在历史的复杂条件下,基建兵队伍克服政治气候的干扰,为三线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小说虽然选取的是贵州盘县煤矿开发这样一个小的角度,但写出了整个基建兵队伍敢打敢拼、亦兵亦工的特殊军人气质。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小说通过艺术的再现,不仅勾勒出了盘县煤矿开发的历史,而且全面展示了了基建工程兵的奋斗历程,让今天的读者认识了这支特殊队伍的重要价值。

     

        二是作为现实主义的小说,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乌蒙战歌》虽然写部队生活,写煤田开发,如果缺少艺术驾驭的能力,这种生活写出来很容易让人觉得枯燥,但作者从塑造人物形象出发,写出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农村入伍的战士夏志武、夏志文兄弟俩,宣传队队员宋宁琪、杨文天、田亚静,给毛主席写信的原造反派头目出身的朱北方,宣传科长宋洋,女医生“蓝月亮”,麻子大学生“丁不住”,坚持原则的支队长肖红述,老抗联雷黑子,思想有些左的曲副政委、侯科长。同是在三线建设,由于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因此,这些人在一起,便碰撞出多姿多彩的生活浪花。如夏志武、夏志文这对孪生兄弟,一个脚踏实地“出苦力、干实活”,一个靠“耍嘴皮子”博得个别领导的欣赏。刚开始,夏志文受到重视,提干在机关写材料,夏志武一直在掌子面浴血奋战。虽然短时间内夏志文这种人得到重用,但当人们认识了夏志武的高尚品德后,这位曾经脱离部队要逃到越南去打美帝的战士还是得到人们的喜爱。在兄弟俩对待美女阎红的态度上,一个用不正当手段强占,一个用感情赢得尊重,兄弟俩精神境界高下泾渭分明。还有老抗联雷黑子,复职后敢抓敢管,组织科学施工,展现了领导魄力与大无畏精神。带病参加“战斗”的冯国忠。下派老干部老谷头,深入基层,心忧天下,是我党培养出的并且经过文革洗礼的优秀干部代表。当然,小说还塑造了志愿军伤残战士、夏志武、夏志文父母亲夏家威、何菊花的可敬形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物,虽然出场不多,但三言两语,就把人物的性格给刻画出来了。作者自称是第一次写长篇小说,但厚积薄发,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水准实属不易。

     

        三是感情充沛。文艺作品的魅力,在于用情感诉诸于人,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真善美的薰陶。这部小说特别注意挖掘并强调那些能动打动人心的细节。如小说中的主体人物,都是一批年轻人。他们正是血气方刚,荷尔蒙最为旺盛的年龄,但在一个特殊而封闭的环境中,他们必须压抑自己的情欲,特别是结婚了的人,两地分居,除了要承受这种生理压抑之外,还要把思念放在心底,他们的这种压抑,作者在书中特别提到,这实际上是战士对祖国的一种牺牲与奉献。我们的读者,应当了解并理解我们的战士在做出的诸多牺牲之外的这种生理上的更大牺牲。如新婚离家的炊事员小陈,因为控制不住自己而犯下错误;战士王小新为一时冲动自责而跳入长江中;而丁干事则因为长年的分居妻子红杏出墙。除此之外,作者在注意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性格的同时,注意通过死亡这个视角来透视人生演绎和嬗变的轨迹。小说中写这个支队有一个“八大队”,其实是一处烈士陵园。如孤儿许际执为抢救战友夏志武而献身,老丁、女医生蓝月亮因为掌子面出现事故而牺牲,文革中积极参加运动的学生领袖朱北方为抢救煤矿设备而迎接死亡。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之花凋亡的过程中,作品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灿烂,同时通过死亡这面镜子,反映了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工程兵战士的精神境界。因此,这些鲜活生命的凋亡,也更能起到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在经典小说的叙事结构中,爱情与死亡同样是重要的话题。因为,在人的精神世界里,爱情是最能烛照出主人公精神高度与丰富程度的试金石。夏志武、夏志文兄弟俩的爱情生活是一种类型,杨文天与“小燕子”的同窗情谊,宋宁琪与朱干事的“凑合”是一种类型,我——曾宪云与女医生蓝月亮的感情生活则是整部小说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小说中写“我”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五岁,曾离过婚,心上人龚连长又死于矿难的女军医蓝月亮。女军医面对我的热烈追求,始终保持着一种矜持与距离,但是,又对我有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正当读者希望“有情人终成誊属”时,女医生蓝月亮因为下井在掌子面牺牲,人们在遗憾之余,在心灵的震动之际,更加感到美在毁灭时那一瞬间的无比璀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