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3月13日 星期三

    《教父》与阿富汗少年

    中华读书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3月13日   04 版)
    五十周年纪念版《教父》
    云南人民版《教父》
    地质学家扎勒迈·亚瓦尔。摄影:大卫·里斯

        3月10日是马里奥·普佐的超级畅销小说《教父》出版五十周年,多家媒体为此刊文,但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斯科特·西蒙讲了一个很特别的故事。

     

        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阿富汗,成千上万的图书堆在首都喀布尔的街头。所有的世界文学作品,从塞万提斯到莎士比亚,当然还有普佐,都在内战期间丢到了图书馆外。它们是垃圾了。也许比垃圾强一点,它们是柴火和鞋。你可以买回家烧了取暖,硬皮本的封面封底还可以绑在脚上当鞋。

     

        有个名叫扎勒迈·亚瓦尔的学生在书堆里发现了一本《教父》,于是花了八分钱把它买下。扎勒迈说,它是纸皮本,做不出好鞋,所以他决定读读它。

     

        他不懂英文。学校已有很多年不开英文课了,但父亲用过的英语-普什图语字典还在,扎勒迈便秘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了《教父》。

     

        他喜欢这本书。照他的理解,书里写的就是部落间的竞争、血仇和对家族的忠诚。

     

        1996年,塔利班攻占了首都。扎勒迈在街上碰到宗教警察时,已经学会了望向别处。他牢记着老教父堂·维托·科莱奥内手下一个军师的话:“决不让任何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2002年,斯科特·西蒙和同事到喀布尔报道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扎勒迈做了他们的翻译和向导。他说他喜欢《教父》,于是美国人开始像书里那样,用意大利黑帮的专称,叫他“参谋”,或是“扎利”——扎利就是萨利,指的是和科莱奥内一道打天下的萨尔瓦托雷·泰西奥。

     

        西蒙回国以后,扎勒迈·亚瓦尔也到美国上学,2006年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如今在印第安纳大学攻读地质学博士,和导师一起,帮助一个地质学家团队分析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图像。

     

        2

     

        《教父》是历史上最旺销的图书,到1971年初,其销量已达七百万册,现已在全世界卖出了三千万册。

     

        从1982年5月到1983年6月,短短十三个月的时间,云南人民、贵州人民和花城三家出版社就先后在中国内地出版了此书的三个译本。

     

        陈良廷、刘文澜、吕平和陈茂先合译的这部“描写美国黑帮流氓组织的长篇小说”上市最早,近三十五万字,虽属内部发行,但首印数高达四万三千四百册。

     

        五十周年纪念版的《教父》刚刚在美国上市,内含电影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为此书新撰的序言,题为《你没有造就他。他造就了你!》。

     

        “确凿无疑的是,马里奥‘造就’了我,他的小说《教父》改变了我的人生。”科波拉写道。

     

        他接着说:

     

        “我在《纽约时报》的图书版上看到一则马里奥·普佐《教父》的广告,大受吸引,因为封面说明表示,这是个有关‘权力’的故事,作者的意大利名字也让我认为他是个与伊塔洛·卡尔维诺或翁贝托·埃科类似的知识分子。所以我一开始坐下读这本书时,第一印象是惊讶和沮丧;这更像是哈罗德·罗宾斯或欧文·华莱士写的书,一本充斥着性和愚蠢的地摊货。我那时知道自己一直在考虑做它的导演,而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放弃。但是对钱和一份拍片合同的需要非常迫切,所以我决定再读一遍,这一次要仔细做笔记。我发现它内里埋藏着一个伟大的故事,究其实质,堪称经典:一个国王有三个儿子,每一个都继承了他的一部分个性。我想,如果我能单把这部分从书里提炼出来,那我就能鼓足干劲了。”

     

        普佐生前承认:“我那时已经写了三本小说。《教父》没有前两本好。我写它是为了钱。”

     

        电影《教父》于1972年上映,大获成功。普佐帮助科波拉撰写了剧本。

     

        普佐的儿子安东尼也在五十周年纪念版《教父》中写道:“我父亲相信,没有谁的家庭观念强过意大利人。他声称这就是他们干黑手党干得如此出色的原因所在。《教父》又何尝不是一个暖心的故事、写的是一个具有巨大而坚定家庭观的家庭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