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3月13日 星期三

    写出了一份村级权力清单对于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未来行进方向的特殊价值。

    让权力的阳光真正照进人民心中

    王建龙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3月13日   20 版)
    《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简平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定价39.00元

        如果以惯常的分类,《权力清单》这部书,可能要归为主旋律一类。简平把一个解读权力清单的作品写得如此引人入胜,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首先,小切口,从小故事、小切口中,我们可以洞察大的变革。《三十六条》只是一份村级微权力清单,是在村里实施的,但是,农村是中国最为基础的原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政治文明的建设、民主与法治的建设、新的政治生态的建设,改变的岂止是一个村子,通过规则公正处事,通过正义凝聚人心,这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权力清单》的主题是宏大而深远的,写出了一份村级权力清单对于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未来行进方向的特殊价值,但她的切口如此之小,从乡村的每一件细如牛毛又重如泰山的事件写起,让我们清晰地看见乡村事务的肌理,甚至每一个村民的开心或悲伤的表情。

     

        其次,在场的调查和写作,赋予作品真实、鲜活的气息,作者站位高、视野宽、接地气。《权力清单》体裁是报告文学,但在我看来,简平更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更像一个高明的导演。他带着我们走进乡村、推开院门,和老百姓聊家常。第五章浓墨重彩地写了他亲历的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议事会,写得非常生动真实,非亲临现场不会有这样的感受。今天的农民已经在研究如何召开议事会议了,这样的努力追求和变化,是可以让全世界为之惊叹的。因为有了那样的感受,作者发出这样的议论时,非但不空洞,相反,是深入人心。

     

        第三,细节的处理和写作技巧的融合。作品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是简平处理得张弛有度,大幕拉开,是“山崩林毁,风过处,听得见大地的呜咽”。这是宁海当时的状况。紧接着,以“开游日”入手,拉开了“权力清单”的改革实践,这实践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场了。我们能看到村民陈先良参加会议时,简平通过他衣服上“每一粒纽扣都扣得很严谨”,通过纽扣的细节描写,和他的交流,感受到他的庄严之尊,这是一种当家作主的人才有的姿态和气势。书中有一个典型人物葛更槐,堪称是大多数村级干部的缩影,简平既写了葛更槐在实施《三十六条》之前的真实心理,更细致入微地写出他之后的变化。在《权力清单》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真实的采访和生动的表达,让我们看到国家治理能力提高所带来的人性变化,也彻底打通了权力“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让权力的阳光真正照进人民心中。

     

        同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媒体人,简平的采访和写作体现在采访技巧上。这是一部沉到底的作品,更是一部投入的作品。作品的很多章节,都是由史及实,或由远及近,既有历史纵深,又有现实观照,合理地使用纵深镜头,用可感可触的细节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