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

    汉字废“古音”不要搞“一刀切”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2月27日   08 版)

        近日,一些学生和网友发现,最新出版的教材和新版《新华字典》对部分古诗词的读音进行了修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斜”原本读音为“xiá”,与“家”押韵,改为“xié”后就不押韵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读音由“jì”改为“qí”,涉及到“坐骑”“铁骑”等常用词……这些在最新教材和出版物中发生的汉字读音变化,让很多网友大呼意外和反对。(2月22日《北京青年报》)

     

        改变读音的还有:“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原本读cuī,教科书的注音是shuāi;“说客”与“说服”的“说”原来读shuì,但现在读shuō;“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现在要读gěng。对这些改变,不少成年网友自嘲“上了个假学”,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今竟悄悄变成“错误读音”,这样的变化难道是出于“少数服从多数”?或者是错误的音读多了就变成正确的了?又或者是将错就错、将就错误?不少网友的反应这么大,其实体现了他们无所适从,想弄明白到底应该读哪个字音才算正确。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拼音研究室回应称,包括上述诗词中生僻音在内的一些古汉语生僻音确实有调整,依据是2016年开始公开征求意见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但时隔三年尚未发布,还需要经过审音委、标准委的审议才能正式发布,目前还应以原来的读音为准。至于新版教材和字典为何已经使用调整后的读音,可能是相关出版社了解得早,就率先发布了。

     

        在我看来,古诗中一些字改读音,是值得商榷的。我承认,当古诗中一些字的读音与现代绝大多数场合的读音不同,会给学生带来困扰,比如笔者当年常犯“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的错误。改成与现代读音相同的读音,确实简单易学,然而却破坏了古诗的韵律之美。古人写诗,改变个别韵字的读音,就是为了使之与诗中的其他韵脚协调押韵。当我们读作“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又如何与“白云深处有人家”押韵?当我们读作“一骑(qí)红尘妃子笑”,变成平声字,又怎么会有抑扬顿挫之感?反而破坏了古诗的美感、语言的和谐。

     

        虽然明清以来,许多学者对古人临时改变某字之音,以与其他韵脚押韵的创作手法进行过批判,但是,这种创作方式也不失为一种传统文化,对待古诗,还是应该尊重本音更妥当,不宜“从俗、从众、从现代”,相比于方便学生理解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更重要。正如一位语文老师所说,当古诗中一些字改变了读音,讲诗歌时又怎么讲押韵、平仄等,这些都是新问题,还是主张用旧音、古音为好。

     

        笔者反对古诗改读音,并非指汉字字音必须一成不变,而是主张废旧音、古音不要搞“一刀切”。在古诗中一些字的古音不能变之时,对一些大众常用字,还是可以逐步让它们从多音字变成单音字,比如“说(shuì)客”变成“说(shuō)客”,“呆(ái)板”变成“呆(dāi)板”,等等。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尊重大众习惯,另一方面,正如一专家所说,语言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工具应该为使用语言者而服务,读音越统一,越有利于学习和交流,一字多音会妨碍交流的顺利性和顺畅性。对于这类变化,公众反而应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辩证的观念。

     

        成都市武侯区 何勇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