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

    基础教育:科幻大片里贫乏的想象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2月27日   08 版)

        电影《流浪地球》展示的是哪个年代的故事?影片中冰天雪地里的“奥运大厦上海2044”提供了蛛丝马迹。总之,这是个全新的世界,大概“国家”的观念已经没有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地球人组成了一个“联合政府”;韩老爷子追忆自己在上海的生活,那时人们疯狂地追求一种叫“钱”的东西——可见钱在那个年代也是过时的概念;最直观的莫过于汽车了,变得形体庞大,仪表众多,平面的方向盘则变成立体的圆球……

     

        然而,在那个遥远之后的年代里,变中亦有不变。人的伦理观念不变,“父慈子孝”依然是人们的价值追求,“回家”是永恒的主题,“交通委”的宣传语依然是用亲情来打动人……总之,人性不变。可是,有一个不变却让我颇感不舒服,那就是影片中的基础教育场景。

     

        影片中韩朵朵一出场就是个叛逆女孩的形象,一边心不在焉地听课,一边嚼口香糖,吹泡泡。课堂的座位安排依然是插秧式的排排坐;数百年过去了,教材依然用的是朱自清的《春》;班生数依然很多;教师依然是在座位之间穿梭,作为课堂的主导,点名提问学生,而“优生”的回答,依然是拿腔拿调——这一切,仿佛如褪色的相片,不说一点儿也没有指向未来的科幻色彩,甚至连当下稍微有“课改”意味的现实课堂也不及。难怪韩朵朵厌学,想去外面看看。

     

        众所周知,科幻作品一般是指向未来的,以其瑰丽的想象让人脑洞大开。可是,《流浪地球》对基础教育实在是太缺乏想象力了——甚至连反映现实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的能力都没有,非但没有面向未来,时间不是停滞的,而且是后退的。当下,锐意进取的基础教育界人士,正在进行多样化教学实践探索,从课桌椅的座位安排,到教材的校本化研发,到课堂评价的多样化尝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的超前想象与艰辛的努力,都为外界人士所不熟知。据说,影片《流浪地球》制作过程中,为了其科学幻想的真实性,曾邀请很多科学家参与研讨。但是,可以推测,其中肯定没有基础教育界的专家,因此才会有如此明显的硬伤。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场景设计,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不必较真。但是,对基础教育想象的僵化,将制约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如果因为它的基础性而忽略其存在,总有一天,会发生塌方式的崩溃。这是盛世危言啊!

     

        影片最后,在自动化机器失灵的情况下,韩朵朵从害怕得双腿发抖,说话疙疙瘩瘩,到后来流畅激昂地向全世界播报并发出诚挚的吁请,终于感动了各国人民,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最终以人力启动了发动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打好了基础,可能在关键的时刻就发挥其作用。

     

        我幻想,中国教育科幻电影的元年什么时候也能启动呢?

     

        福建教育学院 赖一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