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都市传说”的民俗学意义

    汉嘉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1月14日   09 版)

        “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传说”的释义,强调了其民间、口头的特质。而一提到传说,往往令人与距今遥远的年代或者地域区隔可观的空间联想到一起。事实上,传说,从来不只是在另一重时空闪烁着离奇情节与极端人性侧面的存在,它几乎就伴随我们身边,有的渐渐平息至湮灭,有些则经由传统的或现代的传播方式诞生、成长、变化,故事的面目下折射出当今社会的诸多现实和人性永恒的多面性。

     

        读美国民俗学者布鲁范德的《消失的搭车客》(李扬、王珏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9月第一版)的时候,总会想到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不同的时代背景,东西方迥异的文化传统,两部从立意到角度再到体裁都不相干的著作,却有着某种异曲同工的暗合之处。充满寻根溯源好奇心和秉持学术研究严谨态度的布鲁范德从耳闻乃至由口述记录和文献资料的传说中发现共性、寻找规律,完成了这部初版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民俗学力作,也为他颇具开创性的学术研究方向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该书副标题“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所言,书中将“都市传说”作为一个学术色彩浓厚的关键词,围绕着这个关键词,作者做了大量的走访、整理、搜集工作,建立在足够多的“都市传说”个案上的探询、分析、解读才有说服力。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只要有人的地方,都会有传说,这些传说不同于饮食男女飞短流长,具有更强烈的超现实色彩,但未必不是人们对现实的另一种想象。书中有着对“消失的末班车”“汽车后座杀手”“幽灵客机”“下水道里的鳄鱼”等逾百个美国“都市传说”的讲述,这些传说大多文字生动,绘声绘色,煞有介事,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流传性,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增删、加工,保持内核,粉饰外延,转一圈回来也不致面目全非。“消失的搭车客”无疑是众多美国“都市传说”中有代表性的一个,顾名思义,伤感、诡异又带一些漂泊意味。这个传说在美国乃至全球多个国家蔓延甚广,版本无数,每个版本都能细腻折射出当时当地的世态人情。以此为例,书中列举了多个版本,这些版本不外乎深夜,无人的公路,心存忐忑的旅者,突然出现又无声消失的搭车客,等等,在此框架上,搭车的有女孩有妇女有修女有老人,他们会分别消失在老宅、墓地或是空气里。在美国的不同地区,这个传说有不同表达,作者不厌其烦地引用传说的不同版本并一一加以认真分析,找出形成传说脉络的缘起。由此不禁令人想到属于中国的那些“都市传说”,完全可以依照书中的思路来梳理,不难得出传说背后的答案。

     

        每一个时代的传说都会符合时代印记,基本没有无缘无故的传说,由布鲁范德这样的学者将这些“都市传说”搜集整理并以做学问的心态和方式呈现出来,会使得这些故事焕发出比学术通俗又比故事深刻的异样色彩。如他在本书“前言”中所写的那样,“民间传说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去辨别口头传说的真伪。对于一个民俗学者来说,搜集故事的不同版本,探寻它们在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流布和变异,仅仅是研究的开端”,无疑,这样的民俗学研究别有深意。而这样的研究,对中国民俗学界很有借鉴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