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认识到国共双方的本质区别,我们才能更深刻理解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历史缘由。

    重回被总结的战争

    沈谦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0月31日   19 版)
    《真相:解放战争那些事》,黄瑶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定价48.00元

        当今天的我们试图走进解放战争的历史时,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教科书中被一次次传达的历史结论,颠扑不破、人所共知。但当它渐行渐远,模糊得只剩下这些被总结的结论时,似乎又成了一团谜:这个战争史上的奇迹已足够富有魅力,而误读和曲解又给它蒙上一层面纱。对于这一段历史,或许我们真的陌生。

        不执着于历史结论的终极追求,亦非致力于全景式的通俗解读,《真相:解放战争那些事》以探秘细节、追寻真相的方式为读者重新认识这场战争打开了一扇窗。不同以往,它以相对隐蔽的叙述立场另辟蹊径,以把握关键节点、解读重大话题作为全书的主线,通过对史实的严谨考证,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将我们似乎十分了解却又遗忘在民族记忆中的战争娓娓道来,描绘出一幅别样的历史画卷。

        结构上,全书分成六个部分,每个部分设置十个左右的问题,分别讲述和解析解放战争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呈现出作者打开解放战争的独特方式和清晰思路。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问题的详细解读,作者为读者们建构起别具一格的解放战争史。

        不仅在于宏大叙事的书写,全书更致力于通过对细节的探究,重新认识被总结、被掩盖的历史。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细节可能是多种因素合力促成的结果,对于细节的挖掘和解读可以让读者追随作者的脚步寻幽探微,发现战争背后的战术、战略乃至人心向背等多层次的因素,也开阔了认识这场战争的新视界。比如,我们常常会问,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何如此匆忙?在作者看来,这一拉开我军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行动是以由内线作战转到外线作战、采用“翻边战术”“敌进我进”策略的共识为前提的,而且此时期已经慢慢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和时机,我军需要插入国统区建立根据地,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而随着鲁西南战役的结束,陕北甚为困难的处境、前面蜂拥而至的敌人、背后随时可能决口的黄河等因素的不断叠加,也促使刘邓大军义无反顾地提前踏上征程,轻装上阵。所以,才会出现埋掉无法带走的重型装备、刘伯承亲自在河上测量水深等特殊情况。人民解放军呈现出的倒“品”字形战略展开令蒋介石感到震惊,虽然此时的他仍在自欺欺人、强作镇静,但是国民党统治覆灭的丧钟却已经敲响。可见,这种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处理方式让读者们顿生融会贯通之感。作者对于细节生动而不失真的勾画也往往引人入胜,读起来颇为过瘾。

        从形式上看,问答式解读无疑是本书最鲜明的特点。全书精心设置了50个问题,涉及解放战争的各个阶段,这些问题犹如珍珠一样串起了战争的全过程。

        在问题的设置上,首先是重点记述和解析了一些影响解放战争进程的关键节点,包括重大事件、重要问题或者重要人物的表现。解放东北的过程中,在四平曾发生四次战役,为何第三战功亏一篑?在《林彪、李天佑三战四平,何以功亏一篑?》中,作者结合对战役的详细讲述、后来的反思总结等,指出了缺乏经验、判断敌情有误、准备不足、战机不当等问题。在解读中,作者也描绘了林彪等主要指挥人员在战役进行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解放战争中我军的第一次城市攻坚战,三战四平也给之后的城市攻坚战役提供了很多教训和经验。

        其次,关切社会舆论。有的是媒体时常报道的话题,有的是青年读者感到疑惑的问题,有的则是被误读或者曲解的问题。类似《解放战争中哪一次战役被美国西点军校写进了教科书?》《毛泽东为何事与任弼时发生了多次激烈争论?》这样的问题往往受到媒体的特别关注,成为大众传播的热点话题。而有的问题则需要正本清源,纠正讹传。比如,1946年林彪自四平防御战北撤后,蒋介石命令停止追击是战略上的失误吗?今天,不止很多普通读者,甚至有的学者都认为国民党在东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蒋介石当了宋襄公,同意了15天停战协议,让共产党缓过气来了。事实如何呢?作者根据当时的作战背景,提出四平保卫战就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作战案例,所以东北民主联军的撤退并非被动,而是主动的,反倒是国民党军已经顾此失彼,倘若继续追击,亦不过将如他们后来在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遭遇一样,不断被消灭有生力量,淹没在人民战争中的汪洋大海中。通过解读,对于许多误读和曲解,我们终于可以拨开云雾,还历史以清白。

        战争不止一面。多视角、多层次的观察和论述,让这本书的视野和认知变得丰厚起来。作者对于每个问题的解读往往基于国共双方乃至多方的考察,追根溯源,将每项决策、每场战役乃至人物的表现都置于当时的情境中,让历史和人物自己去说话。可以看一看1946年的苏中战役。这是一场被认为“双赢”的战役:李默庵占据了地盘,粟裕歼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然而,细细品来,这真的是“双赢”吗?作者详细梳理了七次战斗的经过和双方各自的得失,也将苏中战役纳入双方截然相反的战略博弈的框架下来观察。引述李默庵和蒋介石的话可以看出,国民党的战略就是不断占据地盘,但这其中没有“人”的位置,占据的点和线越多,“呆兵”也就越多,越容易被解放军吃掉。反观毛泽东和粟裕所说,共产党的战略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坚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原则。这是多么大不同!在毛泽东看来,“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因此,随着战争的推进,国民党军就越来越没有力量同解放军相争了。作者对这场所谓“双赢”战役的解读,不仅描绘了国共双方军队在战役中截然不同的表现,也反映出战场背后双方战略的巨大差异和水平高低。由此导致的两党两军迥异的命运归途,读者们也不难有所感悟。当然,无论从哪个方面或视角去观察和反思,作者都力求客观、冷静,以避免脸谱化的描写。

        伴随这些问题的解读,作者也注重采用客观、真实的新史料。根据需要,大量采用了诸如日记、回忆录之类的材料,这些材料多来自台湾和海外。新史料的运用、多视角的分析开阔了解读的视野,也让许多问题有了新的理解。所引用的史料也都注明了出处,既有学术著作的严谨,又显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历史给了毛泽东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历史都是叙述者的历史,战争也是叙述者眼中的战争。仅仅探究这场战争背后的真相并非作者的初衷,字里行间,作者对于历史的追问、对于战争奇迹的反思我们感同身受:认识到国共双方的本质区别,我们才能更深刻理解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历史缘由。

        且看国共两军在战场上有着怎样截然不同的表现:济南战役中,我军攻城打援,无往不利,而国民党军却已是士气低落、方寸大乱,竟至于将与人民解放军作战没有任何价值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布置在了济南;塔山阻击战中,东北野战军阻击了国民党军一次次的冲锋,仅有一个军兵力的四纵士气高昂,坚守着没有任何防御条件的阵地,国民党官兵则被迫上战场,纵有海空军的强大兵力配合,也无法在数天时间里哪怕前进一步;而淮海战场上更是出现了“共产党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现象……

        胜利岂止在战场。还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开始酝酿进军东北的战略决策,由此成为奠定解放战争胜利基础的神来之笔;在中共及其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为主导,各方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合力推动下,傅作义接受了和平改编;更有无数“毁家支前”的民工成就了一次又一次战役的胜利,有一千多名国民党将领起义投诚……

        抗战后享有极高威望且拥有几百万装备精良军队的蒋介石和国民党为什么败得那样快、那样凄惨,而只拥有几十万条破枪的毛泽东和共产党为什么胜得那样快、那样精彩?读了这本书,读者们想必心中已有答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