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父亲的童年,把我们带入另外一种年代。

    爸爸也有小时候

    小山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9月26日   16 版)
    《爸爸小时候》,孙卫卫/著、元无有/绘,明天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20.00元

        自古以来,父子之爱都感人至深。父亲也是一个男孩子成长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理解父亲,怎样建立父子间的理想关系,却是普天下父母亲都经历和面对的问题。本该天然的默契,也会常常出现悖谬或逆反,父子失和的悲剧可以说是人类最大不幸,现实生活里并不少见这种深入骨髓的伤心。避免家庭产生裂痕和隔膜,需要儿子(或女儿)对父亲有细腻的认识和体恤的爱心——找到这把父子心灵相通的钥匙。孙卫卫的近作《爸爸小时候》,给了我们一份有趣的答案。

        文本并不复杂,读下来,就像翻阅一本老相册。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垂髫小孩,我们跟随他的眼睛和耳朵,重温“老相册”的经典镜头,旧日时光不但没有蒙尘模糊,而且由于感情的提纯,每一帧“相片”都散发了温暖的光泽。亲情的故事,是从“爸爸你讲”的要求开始的,这稚嫩的恳请带着乳香和口水的天真,一下子就让父子之间亲如一人。那些过去时间里的一幕幕,是父亲的童年,把我们带入另外一种年代,是家庭的历史,是血脉承袭的有根有源。然而又不是一份过期的记录,由于孙卫卫的创作技巧十分美妙,他把父亲儿子的故事同框地嵌合,读者会被父子情深紧紧抓住,从头至尾的阅读都在感同身受的浸染下,提升了对亲情至纯的深切体悟。看了这本小书,对小读者们来说,会穿越时光隧道,进入“桃花源”般纯朴的过去,充分地见识那时的生活原生态;对成年读者则是逝去童真的一次重返,无疑会得到某种程度的父爱升华——不是无意义的回忆,乃是再认识的重振。

        怎样才能契合地爱,体贴地爱,如果没有对父亲生命轨迹的仔细辨识和确认,如何能领会和领受父亲对孩童的无形的影响?这影响不能单是言教身教的发力和用心,还需两者之间有一个灵魂的通途,那就是孩童对父亲“原来你是这样”的一声惊呼,这才能够彼此会心一笑,彼此拆掉阻隔!父子同心,基于彼此的认可和接纳。《爸爸小时候》文字尽管不多,却相当暖心地让读者被这样的亲情之光照耀。

        孙卫卫的文字,朴质,简洁,生动。有功力的创作,才可以做到返璞归真。在他的笔下,爸爸在老家土炕上出生,爷爷请医生骑着旧自行车狂奔,太爷爷太奶奶所养的牛猪猫鸡的性格,童年爸爸玩玩具、淘气、吃药、养蝌蚪、胆小的情形,都用字准确地还原了老年代的样貌,是忠实于生活的写作。例如,爷爷骑着重型28自行车带着接生的医生回家,“回来是上坡,爷爷几乎是站着去蹬脚踏板的。”太奶奶养猫,“那时候养猫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让它去捉吃粮食的老鼠。”“猫白天吃老鼠,它喜欢叼到僻静处,背对着人,独自享用。”爸爸喜欢小蝌蚪,“他喜欢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样子,他不喜欢青蛙,他害怕青蛙的样子。”胆小的孩子确实害怕青蛙的长相,连我在童年也有体会。

        孙卫卫从少年开始写作,执着地奔走在文学的道路上,一直潜心汲取他人的长处,名家也好,同辈人也罢,孙卫卫虚己的态度感动了不少同行。对前人著作的揣摩,对自己文字的千锤百炼,使得孙卫卫的创作留下扎实的脚印。今天的这本新作,依然有种沉稳的气质。只是这次他在讲述旧日童年的过程中,我看到他捕捉细节的艺术能力更进一步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