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生命之间丝丝相接的痛感与热望

    推荐图书:《黑木头》

    陈莎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7月18日   22 版)
    陈莎:天天出版社儿童文学编辑中心编辑,责编有《黑木头》《尼克代表我》《时光收藏人》《海底隧道》等图书。所编图书曾获“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荣誉。

        许多人对于赵丽宏的第一印象,或许是来自中小学语文课本,因为他有太多的文章被选入课本做范文。作为80后的我,上学时没有机会向赵丽宏老师请教,与赵老师第一次见面已是2015年。

        当时,是我从事儿童文学编辑工作的第二年,我偶然读到赵丽宏的首部儿童文学《童年河》,立即被其浑然天真、隽永诗意的文字勾起回忆。在每个人生命河床上流经的童年,不应只留下喧沸的回音,更应留下成长静流的镌刻。

        八月,上海书展,夏日炎炎,作家赵丽宏温和舒缓的言语如同徐徐而至的微风,驱走我们的燥热不安。在交流后,我们成功邀约到了他下一本新作——关于一只充满个性的黑色小狗黑木头的故事。

        去年底,迫不及待读完赵老师发来的《黑木头》,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同样是写小狗,它不是《白比姆黑耳朵》,也不是《忠犬八公》,赵老师用他诗意而童真的笔触书写了令人流泪、深思的“那一部”。

        “天一黑,大地就开始闪闪发光”,小说借由六岁男孩童童充满童真好奇的视角,一开篇便紧紧抓住了阅读的心;接着,便是跟随好奇的童童一步步探知校园偶遇的神秘小狗黑木头的曲折身世,继而是与黑木头间发生的跨越几代人的情感冲突和契合。

        生命、忠诚、信任和爱——小狗黑木头和童童一家之间的相遇、相知和离别,每一位读者都会为之动容。《黑木头》的意义更在于,作家用不动声色的笔墨书写了当下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年轻家庭对宠物的疼爱常常甚至超过了对长辈的关心,老人们趋近衰老和死亡的疼痛,缺失了亲情和爱的抚慰与治愈。

        后记中,赵丽宏详细讲述了《黑木头》的创作背景,让我们看到虚构的小说故事之外的动人故事,引发我们的思索,思索人类对生灵的态度,生命和生命之间的交流,包括亲情伦理。

        为了满足我对这部作品寓意相契合的插图配置要求,美编不厌其烦找了不少于五位画家,尝试了多次;在封面的绘制上,她也和画家完美沟通,达成了我想突出的东西——以契合书名的小狗黑木头为画面中心,如星子般的眼睛闪耀出生命的勃发和天真,绒绒的小爪轻轻搭在男孩的肩上,满含着生命间的信任,跨越整个书封的苍老的手臂,是来自长辈的期待和关爱,是一份对生命的殷殷嘱托,也是亲情无言的温暖。

        贾平凹在读过《黑木头》后,说这是“诗人写的小说,耐人寻味……令人心动”,我想,这“耐人寻味”和“令人心动”之处,张炜评价得最为精准——《黑木头》让我们“读到了人类最引以为傲的仁慈与挚爱,还有不同的生命之间丝丝相接的痛感与热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