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旧城原八大处入口处,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小院,布局结构很像北京的四合院。地方虽小,却光鲜鉴人,古韵深深。每当阳光照进来的时候,院里的树木、花草、池水、假山、亭榭,鹅卵石小径,拱桥,大红地毯……就全都沐浴在一片鲜亮澄明中。但这并不是小院的特别之处。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宝物汇成的一道特别的风物景观。这个小院就是“内蒙古江弘文化博物馆”。馆主是一位姓冷的先生,名叫冷宪国,一位优秀的收藏家,古文化的搜集与传承人。
走进博物馆,首先走进眼底的,是陈设在门厅的一棵摇钱树。这棵摇钱树被隔离在一个洁净的玻璃罩子里。嵌着花纹的青铜底座上,高约一百二十厘米的树干,枝叶修长,六层叶片,相互对称,形成一个序状式的树冠。枝干两边以钱币连缀,最上面的两片叶子上各栖着一只神鸟,顶端是一只展翅翔飞的凤凰,一条金龙攀附在树干上,似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叶片的下边缘是铜钱,铜钱外围有一圈短刺,细小的纹路组合得有序、和谐,脉络清晰可见。极致的造型,相貌逼真。每片叶子的上边都有一乘王母娘娘的辇。王母娘娘坐在辇上摇啊摇,摇出一路的气派和尊贵。据专家推测,这棵摇钱树是汉代出土文物,距今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鉴赏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摇钱树的各个部件是以微米甚至小于微米的计量单位计算的,制作极其精美,精湛的铸造艺术,展示着古代文明的高度,折射着中华文化的文明、灿烂与伟大。
青铜底座摇钱树犹如一道门帘,撩开这个门帘,里面就是一座“宝库”了。
博物馆占地三千平米,三个楼层每一层都摆满了文物。按年代划分,有战国时期的,唐朝的,汉代的,元、明、清代的。时间跨度为两千五百多年。从质地上看,有青铜器、瓷器、陶器、木器、玉器等;形制与结构有剑、簇、刀、瓶、盘、碗、壶、盂、杯、符、花浇、俑、人与罗汉像,此外,还有挂珠、壁挂、壁画,以及各种形状的腰佩,共计五千多件,可谓琳琅满目,色彩纷呈。这些文物制作的时代不同,出土的地域不同,但由它们所代表的社会形态却清晰可分,因而每一件都闪射着浓郁的文化光彩。今天,它们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古文化的大赛场,大排档,大景观,引领着人们的思绪在几千年的时空里漫游。
在琳琅满目的青铜器中,有一个青铜瓶,安坐在古铜色木质底座上。圆形的铜瓶褐色打底,瓶体布满了均匀细密的金丝花纹,幽暗中有亮光闪动。标签上面的字样是:战国错金镶松石青铜瓶。上面的花纹用金丝嵌就,一圈儿一圈儿的,构成一个漂亮的图案。金丝嵌进瓶身,叫错金。这项工艺的加入,让青铜瓶有了不菲的身价,普通的青铜器也就有了另一种称谓,即错金青铜器。只有错金这种工艺才能把金嵌进其它金属内。这就说明,战国时期,“错金”工艺就被广泛应用在生产上了。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弄懂一个“错”字。关于“错”,字典的解释是:在凹下去的文字或花纹中镶上或涂上金、银等。错金,就是在器物上用金丝镶嵌上花纹或文字图案。在青铜器上“错”金或“错”银,即为金银错。这是一个特种工艺。当时,倘若拥有了金银错青铜器皿,或者车马上配有金银错青铜器装饰物,体现的是一种华贵,一种身份,一种地位。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错金技艺美丽如彩霞,魅力简直让人倾倒。考古发现的战国时期和汉代的金银错青铜器数以千计,足以证明当时金银错青铜器生产所达到的规模和技术水平。
展馆里,有一件“掐丝珐琅龙柄花浇”格外引人注目。花浇,即浇花的壶;龙柄,即柄为龙形。花浇圆瓶长颈,颈口微敞,一条收尾昂首的龙,爪子紧紧扣在瓶身上。物件虽然小巧玲珑,却色彩俱全,是典型的珐琅色,亦即景泰蓝。
说到景泰蓝文化,会很自然地想起一个人:林徽因。一代才女林徽因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为景泰蓝文化做出了特殊贡献。景泰蓝到乾隆末年出现垂危,此后更加衰败。抗战时期,作坊不断倒闭。到解放前夕,从事景泰蓝生产的只剩下几十个人了,优秀传统工艺奄奄一息。这时,林徽因的肺已经空洞,肾也切除了一侧。医生们多次对她发出病危警告,但她却在丈夫梁思成的陪同下,多次到景泰蓝工厂去调查,千方百计改进工艺程序及所用材料,亲自设计款式造型,最终使景泰蓝起死回生,立于世界手工艺术品之林。林徽因为什么要拯救景泰蓝?因为唯美的东西逃不过智慧的眼睛。拯救是爱,收藏是爱。她看重的不光是文物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对文物的一片特别的爱心,于是便不遗余力地保护它,好让人们通过这些文物,铭记历史的发展。
与景泰蓝花浇竞相争奇的是一对如同双胞胎姊妹一样的“青花方形葫芦瓶”。清康熙年间的文物。这对葫芦瓶白底蓝花,清丽爽约、淡雅富贵,一派尊容。明代以后,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年间,发展到顶峰。直到今天,青花瓷仍以景德镇所出为标志性品牌。 江宏文化博物馆于2011年筹建,2013年竣工,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文物局批准成立。内部实行理事会制。原先,这里除了几间老式房子,别的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破旧与荒凉。但冷先生铁了心:一定要把博物馆建好。冷先生从事文物收藏二十余年,对青铜器有一定的研究,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青铜器鉴定师。二十多年来,他就像一个忙碌的淘宝人,东淘一件,西淘一件,硬是淘成了一个“馆”,供人们去参观,去研究,去思索。在充满喧嚣和浮躁的今天,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收藏和摆弄这些东西?可是冷先生做到了。世上什么东西能冷艳千秋,唯有文物。一个人能矢志不渝认认真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是关乎中华文化的大事情,那他的涵养和品格不就自然地得到升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