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今年是俄国大作家、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2018)诞生一百周年和去世十周年,也是他著名的哈佛演讲发表四十周年。
索尔仁尼琴于1976年抵达美国佛蒙特州的卡文迪什镇,一住就是十八年。然而,尽管对镇上的邻居始终充满感激,但对整个西方世界,他很快就失望了。1978年,他接受了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随即在6月8日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谴责西方文化的著名的哈佛演讲。
演讲题为《一个分裂的世界》。索尔仁尼琴讲俄语,现场有英语即时翻译。
当时天空阴云密布,在台下就座的名校精英,原以为台上的俄国流亡者会对美国的自由和民主感恩不尽,未料他一上来就声称,良药必然苦口,忠言不会中听,“真理的一个标准就包括在我今天的讲话当中,但我要作为朋友而不是对手把它拿出来。”
中华读书报在2008年的索尔仁尼琴讣闻中提到了这篇轰动一时的讲话,他将美国称为精神上的矮子,沉于物质主义,只知享受,目光短浅,缺乏毅力,没有追求。他通过翻译,用俄语大声宣布,美国人是一群懦夫,几乎没人愿意为了理想去死。他既抨击福特政府的越南政策软弱,也批评美国的乡村歌曲俗不可耐,而美国新闻界无法无天,肆意践踏个人隐私。
听众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俄国客人并不喜欢他现在享有的自由。“破坏性的和不负责任的自由已经获得了无限的空间。”他说,“社会几乎无力防范人性堕落造成的深渊,无力防范对自由的滥用,广大青年因此遭受着背德的侵犯,比如说那些充斥着色情、犯罪和恐怖的电影。这些东西都被认为是自由的一部分,从理论上,都被认为能通过广大青年不去看也不接受的权利加以制衡。”
他声称,西方文化傲慢自大,骨子里看不起包括俄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精神文明和文化成就。无论作为整体,还是具体到每个国家、每个政府、每个党派,以至于联合国,西方都已经失去了勇气。
索尔仁尼琴的讲话招来了不少人的批评。“许多西方人都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招惹了这个人。人们本以为他是伟大的作家和不服从俄国权威的英雄。”《纽约时报》写道,“然而,他好像要把每个人都狠狠揍上一顿——民主派、世俗派、资本家、自由派和消费者。”
《纽约客》主编大卫·雷姆尼克后来认为,发表过演讲的索尔仁尼琴“常常被视作反复无常的怪人、君主专制主义者、反犹分子和易怒者”。时任国务卿的基辛格甚至在一份备忘录中建议福特总统离索尔仁尼琴远点儿,因为他“与总统的会面不仅将触怒苏联人,也会因索尔仁尼琴对美国及其盟友的观点而引发争议”。福特听从了基辛格的劝告,对索氏避而不见。
索尔仁尼琴此后在佛蒙特小镇深居简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直到1994回国。
今年6月25日,相对保守《国民评论》双周刊将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发表索尔仁尼琴关于哈佛演讲及其风波的四页回忆文章,内容选自《一粒落入两扇磨盘间的种子》,即他回到俄国后所写有关西方生活的一系列随笔,从1998年到2003年连载于《新世界》杂志。今年10月30日,圣母大学出版社将在美国发行该书英文版的第一部。
“让我吃惊的是,报界从各种角度对我发动了攻击(毕竟,我狠狠地捅了新闻界一刀),”他在随笔中写道,“可他们呢,一个重点都没抓到(这是媒体的一项突出技能)。”
他还略带辛酸地回忆:“在哈佛演讲之前,我天真地相信自己来到了一个怎么想就能怎么说的社会,而无需奉承这个社会。后来我才发现,民主期待着得到奉承。”
读者可设法前往视频网站优土伯,搜索并观看索尔仁尼琴中心上传的六十二分钟的演讲全程录像。索尔仁尼琴的两个儿子伊格纳特和斯捷潘(美国名斯蒂芬)目前在该中心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