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5月30日 星期三

    将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讲清楚说明白

    何山石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5月30日   20 版)
    《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陈先达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定价39.00元

        对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中最为关注的十个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回答。

        在读陈先达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十五讲》(人民出版社2017版)一书时,本人曾评其为“可爱而可信的马克思主义讲述者”,而阅读《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一书,感受最深的则是陈先生讲述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重大问题时的明白晓畅、透辟通达。

        《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一书的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具体内涵,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过去、当代、未来的发展,中国道路与历史唯物主义等等,要讲清楚之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非易事。陈先达先生基于深厚的学养,基于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精到把握,收放自如地将这些难于讲清的大问题,条分缕析,要言不烦,娓娓道告世人。读斯书,如沐春风,全无阅读理论类读物的沉重感。

        比如,陈先生在第二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对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作的区别,便极为明达。陈先生指出:“宗教有文化作用,也有道德教化作用。可宗教道德有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如果劝善拒恶是建立在对天堂的向往和对地狱的恐惧,建立在轮回或因果报应的信念上,这种教化作用是有限的。它不是一种道德自律,而是一种恐惧。恐惧产生的道德往往是外在力量的压抑,人变得渺小。我们无法企图以为宗教真能救世、真能匡正世风人心。”宗教是以“恐惧”为压抑的力量而使人“自律”,其最终结果是使人成为“小我”,不会塑造“大我”之人,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则完全不同,“马克思主义者是无神论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具有爱心和崇高道德理想的人,他们爱人民,爱受压迫、无依无靠的亿万劳动者。这是一种大爱。多少人为了这种爱而牺牲在刑场、战场。这种为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理想而舍身忘家的人,与对天堂向往和对地狱恐惧而行善的人,道德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心存大爱,胸怀天下,完全不同于宗教信仰。陈先达先生区分两种不同信仰之后,进而更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经过严密理论论证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科学理论,又是理想信仰”,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学说,又是信仰,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原则、理想追求、价值目标。在新时代,在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解、把握有可能弱化的情况下,清楚明白地向大众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这些内容,廓清大众信仰的迷雾,实在极有必要。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命力问题,如其历史演进、当代价值、未来发展等,也是当代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理清楚的问题。陈先达先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一书中,也用简洁的语言,讲清楚了这些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适用性,陈先达先生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性问题是讨论最多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否会过时或已经过时的问题。时代会变化,会出现新特征,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原理过时的原因,而是马克思主义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实践根据。只要马克思主义能继续为观察和解决新的问题提供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它就不会过时,就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不可战胜的力量不在于它包含所有问题的现成答案,而在于它提供的寻找答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为每个时代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原理、方法,如世界向何处去,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如何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文明问题、贫富对立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等等,都需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陈先达先生进而指出:未来属于马克思主义。陈先生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种“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是值得警惕的,需要当代人既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更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未来中的价值,陈先生用三讲的内容来讲清楚这些问题,完全可视为对当代人坚定信仰最善意的提醒。

        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一书中,在第八讲“文化自信的本质与当代意义”等章节,陈先达先生对文化自信问题也进行了阐释:“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不可分。”文化自信关乎民族发展、国运昌盛,经济发展不能忽视文化软实力的增长,国家的强大,最终肯定是因文化强大而带给全体国民的自信、荣耀。陈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的思想进行解读,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没有精神支柱。脱离了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说清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很难说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意蕴,很难说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独特优势。”陈先生对文化自信包括的具体层面,如文化自信是“谁的自信”,文化自信“信什么”,文化自信的“使命”即目标等,也进行了清楚的阐述,指出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自信”;文化自信“信什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信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信的是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信的是把国家、社会和个人提升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文化自信的“使命”即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虽然是一个大家熟知的命题,但要透彻、全面把握其内涵也绝非易事,陈先达先生的讲述,正好能弥补此类不足。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重温《共产党宣言》这一经典文献,把握其独特内涵,也是致敬伟人、纪念时代、坚定信仰应有的方式。陈先达先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的第三讲“《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中,以极为简洁的表述,引领我们重读这一经典:“《宣言》的中心思想和意图是很清楚的,这就是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论,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对《共产党宣言》核心思想的捕捉,为当代人重温经典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的最后一讲,陈先生论及了“哲学与生活”这一问题,当然,陈先生立论的角度是讲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让哲学回归生活,不是蔑视经典、回归平庸,而是既要重视经典、更要重视生活。哲学家应善于从平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捕捉为人熟知但不真知的哲学问题。不是把生活作为书本的注脚,而是把书本作为生活的注脚,这样的哲学家才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哲学家。”哲学与生活之间,永远是一种相互滋养的关系。读至此处,我们还想作一种有意味的引申,那就是,如果让学哲学、用哲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哲学化的方式去生活,那我们解决“信仰危机问题”,重建精神家园,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