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再走进位于小庄路口的麦当劳餐厅,扑鼻而来的除了汉堡包的香味儿,还有一缕书香。“这里将辟出空间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食客可以精神、物质食粮两不误。”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透露,由文化馆与毗邻的麦当劳餐厅联手打造的这处公共文化空间,除了延展文化馆为民服务的触角外,还将尝试激发一种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新业态。(3月14日《北京日报》)
人们一直认为书香飘散的地方,一定是一处静谧的地方,那里只有花香,那里只有鸟语,“读书的地方”宁静到“掉根针都能听到声响”。也因为有着这样的传统认知。对于“快餐书店”也就有了质疑声音:嘈杂的环境适合读书吗?到这里吃快餐的人有几个读书?究竟是读书的地方还是吃饭的地方?
从传统认知来看,快餐店里是不适合读书的。然而,看问题还需要多些视角。“读书的地方一定是安静的地方”,这是很多“老读书人”的习惯,而对于“新读书人”来说,这就不是问题。现在的年轻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只要书籍是他们喜欢的,即使是在一个“不适合读书的地方”,他们也能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最终实现的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所以说,“快餐书店”的环境并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快餐店铺是人流量很大的地方,消费群体多是年轻人。“快餐书店”的出现,也就给在年轻人群体中传播阅读情怀,传播文化馨香提供了好的机会。在等待饭菜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个时间节点,翻翻书籍,品品文化,消弭等待的焦急,填补时间的空白。虽然这种阅读方式,不可能达到文化传播的“最大效果”,但是“有点效果”,总比一点效果没有要好。
不过,倒是需要思考“快餐书店”的书籍选择问题。由于在“快餐书店”停留的时间不长,而且还只是“见缝插针”的阅读,这就注定这种阅读方式不可能是“深度阅读”。如果提供的都是一些大部头书籍,则起不到多好作用。这就需要依据年轻人“阅读口味”,针对性选择合适的书籍。少些大部头,多些“短小精悍”书籍,比如报纸杂志,比如一本文集,从中选择一篇一会儿就能读完。还需要提供年轻人喜欢阅读的内容,书籍的设计、包装、插图,都要能吸引年轻读者。
阅读渐行渐远,拯救阅读就是拯救文化。创新式样的“另类书店”还有不少。比如宁波市建设了“音乐书店”,徐州市建设了“超市书店”,厦门市建设了“游园书店”,实现了这些场所的免费阅读。这都是积极的探索。眼下全国范围内都在打造“城市书房”,“城市书房”需要“快餐书店”样式的创新和尝试。
“红袖添香”是一种阅读环境,“快餐书店”何尝不是?
江苏省徐州市 郝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