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3月14日 星期三

    中国对非援助六十年:从历史步入现实

    胡美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3月14日   20 版)
    《中国对非援助编年研究(1956-2015)》,胡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定价135.00元

        通过大量历史细节的聚集和还原客观演绎中国对非援助的历史全景。

     

        援助在非洲的政治和社会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非洲学者并不讳言,“我们生活在援助的文化里”。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展,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日益引起外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至今,除斯威士兰外,中国向所有的非洲国家都提供过援助。作为非洲传统的“新兴援助者”,中国已经向非洲连续提供了六十年的援助,在非洲的国际援助中扮演了重要而特殊的角色。美国威廉和玛丽学院2013年公布了援助数据库(AidData)显示,2000-2011年间,中国共向50个非洲国家提供了1673个项目,官方承诺的援助额度为750亿美元(官方投资和无发展目的的军事援助除外)。 另一组数据则估计,2013-2015年间,中国的对外援助额度将达200亿美元,大约为三年前的两倍。 2013年,中国对外援助的预算总额为63亿美元,占GDP的0.07%。 2010-2012年,中国共向121个国家提供了144亿美元的援助,其中非洲的受援对象共有51个。根据2011年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的数据,对非援助大约占中国对外援助的一半。中国的对外援助在国际对外援助中日益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中国双边外援助的额度大致与法国相当,到2015年,中国的援助额度大致与DAC国家的前五个国家的额度相当。

     

        这一连串重要信息都在提示近年来中国对非援助的迅速扩展,铺天盖地的数字似乎给人这样的错觉,中国作为一个援助者是近几年来空降到非洲,然而,早在创造这些数字之前半个世纪,中国早已开启了对非援助和中非合作的征程,中国不仅是非洲的新伙伴,而且是老朋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国的援助伴随了众多非洲国家的民族自立之路。在早期,受制于国力与经济能力,中国所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规模不如其他国家大,这种援助与支持不是决定性的,然而,它却让非洲国家在寻求民族自立的过程中不感到孤独,始终有支持的声音相伴随。对在水深火热中浴血奋战的非洲国家来说,这种精神鼓舞绝非无足轻重,埃及抗侵略时期的一位驻华大使加拉卜在谈到中国的援助时毫不讳言中国的重要性,称来自中国的援助“在提高埃及人民反对罪恶的侵略者的时期和巩固中埃两国友好关系上起了巨大影响”。

     

        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和非洲都进入了渴慕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非洲国家严重依赖外援,“他们需要外国的财政支持只是为了维持运转”。作为一个来自南方世界的发展合作伙伴,中国的援助出发点与西方的理念有着较大的悖逆,它并不奉援助资金为圭臬,反而坚持通过合作保持发展的节奏,走出了通向发展、自立于传统外援的步履。伴随着这一节奏,中国对非援助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拓展,逐渐地向中国向非洲所提供的与双方共同发展相关的举措转变,合作成为了这些举措中最富想象空间和拓展能力的新手段。中国在援助与合作中强调以“市场为基础”,充分地利用非洲国家在发展上所具有的本土能量和本土资源,通过合作的方式让这些优势因素进入到发展领域,同时对发展的关键瓶颈予以扶助,如技术或资金等,为非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中国的合作和援助的模式为非洲国家所痴迷,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南方国家,中国低起点的发展恰恰为有着同样起点的非洲国家提供了更为现实而鲜活的发展样本和发展经验。非洲国家领导人坦言:“非洲国家领导人增强中非关系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知道他们能够从中国的发展中学的到比其他国家更多。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欠发达国家,超越了其他发展中国家而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领袖之一,也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这让同样人口众多的非洲人感觉他们也能依循中国的道路走出来。”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非洲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受援对象,而是一个发展道路上的同行者和发展伙伴。作为一个有着庞大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不是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中国和发展道路上的无数发展伙伴携手前行的共同结果,非洲就是这类伙伴中的重要成员。基于此,中非援助关系走出了传统援助关系中的输灌和恩赐,从心理定位上,中非从援助者的优越感和受援者的卑微感中解放出来,转而成为平等的发展伙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