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2月14日 星期三

    图书推荐

    此风不作久矣

    王朱杰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2月14日   08 版)
    《走过四月——亦安诗词选集》,亦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定价36.00元

        亦安的诗是从生活的尘埃中开出的花朵。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的典雅、深挚到楚辞的奇诡、峭丽,从唐诗之高迈,到宋词之婉约,再到元曲之妩媚,诗的律则、风格乃至气韵尽管几经变迁、流转,但离愁别绪、羁旅之思、志业怀抱却几乎是一以贯之的情感抒发向度,赋物比兴,歌以言志,以主观心境投身于外在景语,追求人与自然相生相谐的浑然交融之境,也一直是前后相因的经典美学世界。但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社会向近现代化转型,“现代性”便几乎成为人们从文化到文学论断、鉴赏的权威标尺,古典诗学的这种抒情言志倾向和美学追求似乎已戛然中止。在今天的诗歌书写中,再到春花秋月中去寻找诗意,从离愁别绪中去表达诗情,很有可能会被视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尚古意趣。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如今捧读亦安的诗歌集《走过四月——亦安诗词选集》,不免让人有一种清新的陌生感,甚至不禁喟叹:“此风不作久矣!”

        亦安的诗是从生活的尘埃中开出的花朵,在冷暖交替的庸常日子里传递着一种普遍的人生情意。举凡离骚、乡愁、时令、爱情这些最为传统也最为基本的诗学主题,都一一流淌在作者的笔端,再潜入日常生活的深处……作者是一个对大自然的时序运转极为敏感的有心人,能够调动所有的感官从一枝一叶的生发枯败中去触碰、体悟悠长岁月中那不经意的生命律动。岁月无声,时令暗换,世间微至每一个小生灵的生命形式,大到无边的宇宙苍穹,实际上息息相关,浑然互通。诗人于俯仰之间传递出一种物我相谐、天人合一的东方式宇宙观,这正是诗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独特文学功能。

        离愁别绪、故土之恋这一亘古不移,最能撩拨心灵之弦的人生命题在亦安的诗歌中也有别样的、浸满自我生命体验的呈现。“从前,童年是童年,而今,童年是淹没在富足里的眼花缭乱,失落在那无处不在的殷殷期盼”(《童年》),如今,“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故土的思恋,对农耕文明下生存方式的深情回眸,因为都市体验的衬托而显得愈发浓郁,“缭乱”“喧嚣”“淹没”“失落”透露了一种略显郁卒、激烈的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情感态度,由此散发出悠长而复杂的人生况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诗情到诗思的升华。对于久居都市、稍觉孤冷的每一个现代人而言,读到这类诗句时大概自会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心灵触动!

        显然,诗人置身于日常生活中,却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美并触动心灵的眼睛,就如赫勒在谈论日常生活时所说,她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的日常出发”,带着“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材料贮备”,从生活的日常行为和事物中发掘、体验诗情、艺术。读她的诗,我们发现诗中到处充满着日常的行为和事物。这里有对一时一事的观察、感喟,也有对一草一木的体味、寄托。以我观物,笔意闲适,处处透出心灵的柔软和人生的从容,在红尘滚滚、风驰电掣的现代生活里,这或许就是一种关于诗意的栖居之境界吧?

        无疑,亦安的诗歌创作并无意涵纳多么深刻的理性发现或独特的洞见,诗人或许也无意用现代诗学中似乎已成了某种“规条”的、惯有的“隐喻”方式去对诗歌的难度和限度进行推演、擢升,从而进行一种智性的诗歌操练、表达,而是一任内心情愫自然流淌,甚至不避讳借旧瓶装新酒,用古典诗词的格律围成“梦中的小院”(《我梦中的小院》)。这样的诗或许是“浅”的、“白”的,但只要是“诗”的,我们完全有理由反问:为什么不呢?

        从诗歌的形式看,由于作者在古典诗词中浸润良深,诗歌表现出讲求韵律和谐的音乐之美和格式规整的构形之美。即使是现代诗歌也追求字词的平仄押韵,读来流利婉转,朗朗上口,行与行长短相间,节与节整体对称,看出作者对“建筑美”的刻意营造、打磨,一眼望去,如亭台楼阁般叠构井然,错落有致,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而这几乎是某些现代诗歌疏于或者不屑于致力为之的地方,经由亦安的琢磨,带给我们一种久违的审美愉悦。显然,从这本诗集看,亦安的创作之路并不漫长,未来之路可以有更高远的期待,比如诗歌所涉及的领域和题材还可以更开阔、广泛一些,而体式上也可更自由、放逸,无可拘囿。希望诗人厚积薄发,更上一层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