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传统村落保护重在文化与风貌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2月06日   08 版)

        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在第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上表示,经过五年努力,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取得成效,对3155个村落给予每个村庄300万元保护资金扶持,用于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文化遗产、村容村貌等保护工作,目前已启动第五批传统村落调查,预计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总数将超过5000个。(见11月27日《人民日报》)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业文化的标识与典型代表,许多传统村落有着数百年、上千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元素,见证着中国农业文化、古代建筑和民俗、民风的演变与发展历史,因此保护传统村落就是留住农耕文化的根。

        那么传统村落保护的抓手在哪里?窃以为,首先要注重文化保护。众所周知,中国农耕文化是世界上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而且非常具有地区特色。据考证,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中国黄河流域就有了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等;在长江流域有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随着农业技术的改进以及民族的形成,我国农耕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且具有广泛的民族特点,坐落于各地的传统村落正体现和彰显着不同的地域文化,意义重大。

        其次要重视风貌保护。村容村貌千姿百态,千娇百媚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特色,这些特点源自于千百年地域农耕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原汁原味的保护村落的风貌与风情,就是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永远的传承下去,虽然当代中国已迈入日新月异的现代化,但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起源的根,是十分珍贵的国宝,一丝一毫不能丢。

        保护好传统村落,也让我们有了乡愁的回忆与牵挂。一首歌唱道:“乡愁是情感的记忆,是一壶陈年的老酒。”乡愁是以物为载体的,如果失去了古村落,乡愁就无处安家,就会变成“空愁”;乡愁是以静与动勾画的,乡愁要见物,更要见人,传统村落有了朴实的村民居住与生活,乡愁的画面就有了动感。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虽然取得明显实效,但仍存在薄弱环节,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长期致力于古村落保护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两大问题,一是在旧村改造及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中,许多古村落被拆除;二是一些地方按照“一张脸”、一个模式对古村落进行修缮改造,许多传统村落变成“万村一面”,失去了个性特色。

        旧村改造,提高农民生活和居住质量本是好事,但如何防止古村落遭受破坏,或变成一个“面孔”,非常值得深思与警惕。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国农耕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根植所在,它如同时间隧道,让我们回到久远的农耕时代,古村落遭破坏或消失,意味着农耕文化残缺不全或遭遇“死亡”的悲剧,这将酿成巨大的无法弥补的文化损失。让传统村落熠熠生辉,延年益寿,必须依法强化监督与保护。

        南京市雨花台区 尹卫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