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漂洋过海只为你

    ——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故事

    王强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2月06日   18 版)
    笔者(后排左二)作为泉州学者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路会议
    笔者作为文化顾问参加中美文化交流活动“带我去体验中国”展

        人类从远古开始,对于海洋,就充满着探索的热情。历史一页页翻过,人类漂洋过海,从事商贸、文化交流的海上交通路线,汇聚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家乡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最初的了解是左邻右舍的老人家谈年轻时过黑水下南洋的经历。1991年春节。还是大学生的我,站在海边家里的阳台上,远眺张灯结彩的后渚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和平方舟号就在那里。从《泉州晚报》了解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考察团,由杜·杜·迪安博士率领正在泉州考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考察团的到来再次唤起了人们对古城复兴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憧憬和期望。当时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建议泉州申请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但也有学者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海上的商贸与文化交流路线很难被证实或证伪。船过水无痕,水下考古与沉船的证据不足于证实这条历史上曾存在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路线。难道海上丝绸之路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只能用心才能感受到吗?

        我刚到大学任教时,参与编写一本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的书,对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13年我获得福建省教育厅的优秀人才教育基金资助到美国进修。在制定研究计划时,脑海里反复浮现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停泊在泉州古港边的那艘巨轮,我制定了历史文化遗产申报文本的研究计划。在泉州当志愿者时接待过的一位侨领徐杜经梅女士热情地邀请我到阳光南加州,说在当地可以遇到很多的家乡人,于是我就到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尔湾是位于南加州橙子郡的一座大学城,当地有很多华人华侨,分别来自福建、广东潮汕、台湾,以及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很多会说家乡的闽南话,我遇到好几位祖籍是福建,确切地说是泉州的老乡。听一位从菲律宾到南加州的华人说,当年他们的祖先就是从泉州晋江到菲律宾的,另外一位来自越南的华人告诉我,他们家在开元寺后还有一栋小楼。我曾帮泉州本地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些长期生活在外的华人,他们对故乡的印象是模糊而遥远的,但有一位来自新加坡华人的回答,却让故乡的印象鲜活起来,他开玩笑说:恕我见识寡,我对家乡的印象就是祖母做的泉州炒米粉,用舌尖就可以品尝出正宗的安溪湖头米粉味道。他说新加坡的肉骨茶与永春白鸭汤来自同一个地方,新加坡肉骨茶就出自早年移民新加坡的永春人之手。每次聚会,大家谈笑风生,因为语言与文化相同,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与华侨华人交流过程中,我发现移民海外多年的华侨更加珍惜传统文化,就像欣赏一幅油画,透过足够远时空距离来看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对我们历史文化的价值会看得特别真切。大家对于我在海外推广泉州与海丝文化的工作非常认同,并且给予了很多帮助和支持。在感慨我们很有共同语言的时候,我发现有一条无形的线把我们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与传统。

        因为有当地的华人引荐,我得以深入到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参加不少活动。让我最感到骄傲的是一件事,是我与好朋友Bruce成功地说服美国博物馆,选择泉州作为“带我去体验中国”系列主题展览的候选城市,也通过这项文化交流活动,让我意识到家乡泉州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什么。当时美国博物馆专家多次到中国实地考察,到了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中国地大物博,地方文化与风俗习惯差异甚大,让美国专家很为难,不知道如何选择一个能代表中国的城市,向美国的青少年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这个城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在这个城市找一个农村与一个城市家庭,最好能体现中国人传统的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现状。当时美国专家心仪的城市是杭州,我主动推荐家乡泉州作为备选城市。

        我查阅很多资料,尝试用美国人能理解的方式介绍泉州。尽管杭州号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称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首都,但泉州更接地气,更有特色,更能代表中国大部分的中小城市。我是这么介绍家乡泉州的:泉州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始于晋人衣冠南渡,择东南沿海两条河流之间土地聚居,以来时的朝代晋命名其中的一条河曰晋江,以河洛故土命名另一条江曰洛阳江。泉州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前有台湾中央山脉遮挡,台风来时免受其害,且降水丰沛,有利农耕桑麻,故泉州称温陵,又称泉州,取泉水之城之义。泉州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少受中原战乱纷争侵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因为闽省多山,通向中原陆路交通不便,正如《山海经》中所言,“闽在海中”,闽人“以海为田”,来到福建南部的中原移民,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延续因战乱中断的陆上丝绸之路贸易。正如学者苏基朗在《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的市场经济》中所描述的,宋元闽南经济表现突出,当时可说是海洋中国的最拔尖地区。更重要的是,泉州的繁荣是通过海上贸易成功地把各地的商人、产品、资本和商业串连起来,这种区域内跨行业整合是使广大社会阶层都受益的繁荣,而不是社会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繁荣。能够让大多数人共享的繁荣才可更加持久,用一句闽南话来概括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从泉州在过去海上贸易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表现,不就很清楚了?历史上,从中原来到闽南的先民,就是在沿海的这片土地上,以合作共赢的精神创造了数百年的繁荣。而在最近的30年间,泉州这座城市凭借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深厚文化底蕴再次实现古城古港的复兴,泉州的故事就是中国上百个城市的缩影。美国专家一下听明白了,说就像美国有很多地方叫做新英格兰一样,泉州这个地方既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又兼容并蓄海洋文明,很能代表传统与现代的中国。

        我跟美国专家分享了更多泉州的历史故事,告诉他们马可·波罗笔下的“行在”是天子所在的地方,指的是杭州,而扎伊朵(Zayton)就是泉州,马可·波罗陪同蒙古公主阔叶真从泉州刺桐港远嫁波斯,也就是现在伊朗。当哥伦布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启发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时,当他快接近美洲大陆时,他以为即将到达传说中的刺桐港,在航海日记里写道:这里距“行在”与“Zayton”只剩下20个里格。可惜哥伦布至死都不知道泉州在哪里。我分享了德国学者萧婷所著的《世界商埠:10—14世纪的海洋泉州》和CNN上的一篇泉州游记,美国专家非常感兴趣。为了说服美国专家,我查阅大量的资料,读到民国学者张星烺《泉州访古记》中的一段话,我自己都被感动了。“宋元时期泉州为第一大商埠,可谓宋元时代的上海;明中叶后之所以衰败,因晋江及海港日见淤浅之故。葡萄牙人抵中后海外商贾皆集澳门,鸦片战争后商务又移香港;泉州遂日行凋零,无人知其曾为古代世界第一商埠。民国时尚能维持不致如邯郸、洛阳之凄凉者,南洋华侨不忘故乡之力。”我借用张星烺的提法翻译了德国学者萧婷介绍泉州的专著,与美国专家分享泉州昔为世界商埠,宋元时代的上海。然后我又想起德国学者恩勒特教授在《走近泉州》一书中的一句话:“一个城市的文化的价值不在于土地有多大,人口有多少,而在于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对他们城市的文化看法。”最后,美国专家被我说服了,决定要亲自到泉州考察。但我却无法陪同他们回泉州,我打了好几个越洋电话,希望能找到人接待他们,当他们的向导。最后这个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尽管我没办法回国,我通过微博联系了家人与好几个热心的泉州市民,大家接力当向导带他们在泉州古城考察。

        你猜最后结果是什么呢?美国专家来泉州以后被泉州人爱家乡的情怀感动了,决定选择泉州作为代表城市。在展览开幕的那天,康睿迪(CharityCounts)副馆长与我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她说:“我们先是认识了这座城市的居民,然后我们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好几个没有见过面的泉州网友,接力带两个美国专家参观清源山、老君石岩、开元寺、洛阳桥,还有网友带他们到家里去吃海鲜卤面。当时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小组正好也在泉州取景,我积极向他们推荐了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但你猜,美国专家选择什么泉州美食作为中国美食的代表呢?是他们在洛阳桥大酒店品尝过的海鲜卤面。美国专家认为这是最能代表中国的美食,因为面食南北都有,尽管面条粗细不一做法不同。为什么选择卤面呢?因为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鲁面”的故事。我在加州认识的一位祖籍泉州的台湾朋友说,“鲁面”不是写作卤料的“卤”,而应写成鲁国的“鲁”,原来,先民自中原山东等地到闽南泉州,带来北方的面食。台南的移民很多是当年随郑成功从泉州、漳州等地迁移过去的,他们从闽南也带去了传统的文化与饮食,比如来自山东的鲁面。台南与漳州因为是农耕社会,民风淳朴,至今保留古法,连名称也未变。泉州多海贸,生意人多,带来各地的食材与香料,泉州的鲁面加入海鲜、牛肉等各种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元素。美国专家说这个故事好,一碗面就可以深入浅出地向美国民众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我在开幕式那天把这个故事讲给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先生,他听了也说这个故事好。后来美国记者马库斯·迪波拉(MarcusDiPaola)在采访了我们以后在ShanghaiDaily上发了一篇文章,说“带我去体验中国”展在美国开幕了,这个展览尽管没有带来丝绸、茶叶,但是带来了中国人民友好的善意。美国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也做了报道,称整个展览就像是把泉州一个街区都搬到了美国一样。当地的很多华人都到展览来帮忙当义工,或携家带口地来参观。我还被当地侨社邀请到橙郡中国文化协会做了分享。为期五年的系列展览在美国取得圆满成功。期间我两次作为展览的文化顾问受邀到博物馆与美国民众互动。

        2014年我回国后,正好有机会跟着泉州文化交流代表团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参加“中国一日,重返泉州”文化交流活动。如何在联合国教科文舞台上,讲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在美国参加文化交流的经验,给我很多启发与灵感。我们把南音带到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与中法文化交流中心,在塞纳河的游船上表演木偶,在巴黎圣母院前广场展示南少林功夫……最让人难忘的时刻是时隔二十多年,再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遇到当年带队访问泉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路项目干事迪安博士。陪着他看展览,听他讲述当年和平方舟号到泉州之前,在南中国海救起失去动力的泉州渔船上的八位渔民,当他们到泉州港口时,受到整个村庄渔民与市民的热情欢迎。泉州历史与文化薪火相传保存得非常好。当他把泉州市文化交流代表团赠与他的录像与画册交与继任的丝路项目负责人迈赫达德·沙巴罕(Mehrdad Shabahang)博士时,说在泉州的考察经历是他一辈子最美好的回忆。经过迪安的介绍,我认识了沙巴罕博士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我们合作在即将开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网上平台上,为泉州开通了一个介绍网页。从巴黎回来后的数个月里,曾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部互联网络升级,无法通过邮件与他取得联系。是闽南人不折不饶的传统激励我不因困难而放弃,最终与沙巴罕博士再次取得联系,并促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极其重要地位的新闻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网上平台上开通泉州网页。

        在接下来的数年间,每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路国际会议,都会邀请我作为泉州本地的学者参加。2016年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的丝路国际会议上,我应邀做了主题发言,发言的开头我说,我不远万里从丝绸之路东段的泉州到丝绸之路西端的瓦伦西亚,当我在瓦伦西亚丝绸交易中心的院子里看到两棵数百年前来自福建、在东南沿海常见的柑橘树时,更坚定了一个信念,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产给我们的启发,正如《联合国宪章》提到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这几年我因为从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走过很多国家城市,跟着南安石材商人到印度,跟着央企到墨西哥,受菲律宾侨商邀请到菲律宾,我就像当年跟着泉州港始发的海船走遍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的汪大渊。当我在机场候机时,我忽然间发现连接泉州、澳门、菲律宾等城市的密集航线与当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有高度的重叠。即使是16到17世纪的海禁期间,仍然有很多不知名的闽南人冒着生命的危险跨越黑水沟下南洋到菲律宾,现在说闽南语的华侨地域分布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从欧洲到南美洲,我发现海上丝绸之路把这些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与城市联系在一起。现在新的丝绸之路合作共赢的倡议,又将联系起各个国家与地区的人们。为了合作共赢与美好生活的愿景,更多的人将走在一起。

        为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我来到了澳门。早于明代就有闽南人来到这里,从族谱等文献可以查到,澳门半岛上有座望厦山,还有同安街,澳门现在还有很多说闽南话的家乡人。古代交通不便,可能一去两三年音信全无,当时的人们需要多大勇气,才能跨越大海穿过沙漠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啊!今天我也在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的感召下,多次远涉重洋,去找寻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未来在哪里?这是哲学家们穷其一生想探究的问题。

        当我站在澳门氹仔澳门城市大学坐落的山上,远眺珠江与南海,不禁想起当年为了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人们,他们从中原南迁到泉州等闽南地区,然后因为禁海,泉州讨海人、生意人为了谋生迁移到澳门、温州、潮汕、海南、台湾,过黑水下南洋。现在泉州的乡亲遍及世界各地,尽管身在异乡,但乡音未改,对故乡情怀始终未变,因为有一条线把我们牵系在一起,那就是当年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与交流积淀下来的文化与传统。在西方国家主权概念出现之前,中国人是以文化认同作为凝聚力的。千年海贸历史塑造了闽南人始终秉持的合作共赢理念与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拥抱海洋文明的结晶,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追求合作共赢与美好生活的泉州人的成功故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扬,这是对中国梦最好的阐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