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段玉裁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万久富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0月25日   10 版)
    《段玉裁年谱长编》,王华宝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第一版,80.00元

        学术书架

        中国传统学术至清代而面目一新,乾嘉朴学蔚然成风,大师闪耀。卓尔堪称巨擘者,戴震、段玉裁、王念孙辈数人而已。段玉裁作为乾嘉翘楚,其生平与学术成就,历来不乏关注和研究。前有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罗继祖《段懋堂先生年谱》,陈鸿森《订补》有所补正。后有董莲池、赵航分别撰著《段玉裁评传》(董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赵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从经学、语言学、文献学、方志学(舆地学)等角度,探讨段氏的生平、学术思想和文化贡献,真知灼见,惠人寔多。

        去年初冬在中国训诂学会福州年会期间,欣获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王华宝教授赐阅力作《段玉裁年谱长编》,一洗耳目,感喟良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与华宝君及同学数人曾商量成立“扬州清学伐薪会”,且拟读宣言,赤诚情怀,记忆犹新。平心而论,毕业以来潜心于清学研究且成绩突出的同学唯华宝君一人而已。《段玉裁年谱长编》作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扬州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的中期成果,堪称其数十年来清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其念兹在兹、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令人钦佩!《段玉裁年谱长编》,遍稽古籍,材料丰实,考订精到,堪称近年来段氏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该著考察谱主段玉裁一生行实,而以乾嘉学术为其时代背景,故凡涉及段氏学术思想、著述刊布、交游人物等,均详为记述,而有关乾嘉学术文化之人物、事件等,则略加记述,可藉以管窥百余年间学术演进之历程,读来时有所得,为之弹指相庆。

        年谱述段氏生平事迹,大致分为五个时期:一是乡试中式之前的学习时期,从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主要从家人及江苏学政尹会一学习,偶有坐馆;二是中举后的“京师十年”,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主要在北京参加会试,任教习,向戴震等问学,结交挚友邵晋涵等,学术上有了初步的成果;三是亦仕亦学的十年,从乾隆三十五年(1770)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先“铨授”贵州玉屏县,不到两年“以诖误入都”;“越三年,宰于蜀”,先后署理富顺县、南溪县,并有半年时间兼任“化林坪”兵站的站务,有一年时间调回“成都候补”;只有乾隆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任巫山知县,相对平稳。自称“不学而仕者十年,政事无可纪”。此期新交往学者不多,而在学术上有不少收获,如完成了古音学方面的《六书音均表》、诗经学方面的《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开始撰写《说文解字读》,另撰多篇学术文章和诗作。四是广结学友的金坛时期,从乾隆四十六年(1781)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此期曾入毕沅幕,与众多学人交流,旧雨新知,切磋学术,并有《古文尚书撰异》《诗经小学》等重要著作刻成。五是成果丰硕的苏州时期,从乾隆五十七年(1792)到嘉庆二十年(1815)去世。此期因家事遭讼而难解,避至苏州,有机会与更多的学者交流,并曾助阮元校订《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与顾千里展开学术争论,标志性成果《说文解字注》刻成。

        阅后觉得此书的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记事详尽,博考精审。以年代为线索,依据文献,对段玉裁整个一生的生平行事包括学术、教学、著述、政治活动,以及交友、唱酬、撰墓志铭、书信往来等逐年作了详尽的记述,并结合学术背景做了一些补充。

        第二,客观求实,重学术演进脉络。在学术思想方面,段玉裁重考据,然不废宋学,到晚年仍重视老师尹会一所赠朱子《小学》。在著作方面,前人多认为《诗经小学》30卷本已佚,最新的《续修四库全书》仅收录其节本4卷本,实际上30卷本仍存。

        第三,重原始文献,纠旧谱之误,补其不足。增补大量有价值的文章、书信,特别是采用了鲜为人知的《段氏家乘》,考知金坛段氏的渊源及发展。在个人行年方面,华宝君认为段玉裁未到扬州读书,就读于扬州安定书院的众多记载是误读《扬州画舫录》所致。

        《长编》根据“知人论世”这一精神,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排列,供进一步研究之用,这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该谱学术价值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是详细记述与考证谱主及其相关的生平学术活动,并揭示学术背景;二是对谱主所有作品系年,并揭示其重要思想;三是订正旧谱之误;四是补充大量资料,书信、集与补编之外数十篇资料;五是部分文献后加按语,或规讹,或释疑,或梳理解读,或呼应总结。

        当然,该书也存在个别可深入之处。例如:年谱引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卷三:“弟玉成,丙午举人,亦为训诂之学。受知于李学使因培,令其肄业安定,同学称为‘二段’。”(20页)以正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引日本人山本悌二郎、纪成虎合著《宋元明清书画名贤详传》卷十四《段玉裁传》:“与弟玉成肄业于扬州之安定书院,当时同学皆以‘二段’目之。”以及柳诒征《江苏书院志初稿》所引《扬州画舫录》解读之误,慧眼独具,甚当!然,清代扬州之安定书院有扬州和海陵(今泰州市海陵区)两处,年谱未能就此深入稽核梳理,确指此“安定”与彼“安定”,以便于乾嘉学术史之研究。又,年谱长编的特点在于史料的丰富,而史料中涉及的人物、事件与谱主的关系,应该是著者需要竭力揭示的。如能在按语中详加解读或者梳理出一个细致的人物关系表对于阅读该著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这方面的努力在著作中(特别是20岁以前部分)显得不够充分。以上两点,未免小憾!这里提出来与华宝君及广大读者讨论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