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老地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基因”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0月11日   08 版)

        2007年,江苏南京通过立法首次把100个老地名纳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开了先河。10年过去,为进一步强化对老地名的保护,南京老地名正“整装待发”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见9月8日《扬子晚报》)

        近年来南京十分重视对老地名的保护,多措并举发挥老地名传承历史文化的“基因”作用,如将老地名作为公交车站、道路、街道、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命名,设立“老地名文化墙”,将一批非遗老地名做成标识碑立于街头,标牌上刻有简图和释文,内容全部采用中英文对照,市民和游客行走在街上,就可以根据标牌解读细细品味老地名的历史文化。

        近几十年来城市发展“天翻地覆”,因忽视对老地名的保护,城市含有历史文化信息的老地名的“退位”成普遍现象。老地名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迅速消失,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有的城市把公交站点、道路命名权当作商品拍卖,地名、路名、站名染上了浓厚的商业味,历史文化气息则丧失殆尽。有的城市在大拆大建中,承载着老地名的标志性建筑纷纷倒在推土机下,名声遐迩的老地名也随之死亡。还有的城市嫌老地名土气,与城市的高大上“不匹配”,故起一些不伦不类的洋名。

        老地名大量“牺牲”是城市的悲哀与短视,亟待纠正。地名文化是城市独特风景线,城市是历史的“塑像”,老地名是城市文化的“血脉”,保护老地名就是让城市历史“血脉”充满活力,源源不断地向未来岁月流淌,从而使独特的城市文化生生不息。

        老地名还是城市的记忆。其记忆功能主要表现于两方面,一是激活市民对自己悠久历史家园的“寻根”与热爱,二是加深外地人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和向往。现代人对一座城市的认识,首先是通过旅游“触景生情”的,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往往成吸引游人的第一要素。在城市古老历史构件中,博物馆、古迹堪称是硬件,而老地名就是软件,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城市历史。老地名是城市独特文化的符号,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着“一枝独秀”的文化特色,老地名俯拾即是,遍地开花,恰恰是对这种独特文化的传承,是提高城市知名度,增添城市魅力最好的“化妆品”。

        读报得知,欧美国家普遍立法将地名文化列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国内一些城市也在启动地名保护法律程序,如北京实施老胡同地名文化保护;南京颁布《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在全社会开展挖掘、整理、寻找、保护老地名活动。

        立法防止老地名丢失,以及老地名入非遗都十分必要,但保护老地名的最好方式是让它“复活”,根植于百姓心中,真正融入市民生活中,如果只是在档案馆里保护,老地名的生机活力就会锐减,时间久了必然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让老地名“活”起来,作为街道、小区、马路、公交车站的命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是强化记忆保护的最佳选择,老地名才能历久弥新。

        南京市六合区尹卫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