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冯骥才将近二十年的演讲合集。

    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

    李辉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0月11日   20 版)
    《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2001-2016)》,冯骥才著,大象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定价38元

        时间过得真快,没有想到认识冯骥才先生超过三十年了。找到他送我的第一套书《冯骥才选集》,时间为1986年7月7日。我们熟悉后,不再叫冯先生,而是叫“大冯”,一直叫到今天。

        站在冯骥才面前,个矮的我们,只能仰视。如果合影,悬殊更大。这位个头高大的人,喜欢运动,曾是篮球队员,可是,他却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艺术门类之中。从小开始画画,居然一次又一次临摹《清明上河图》,那可真是要下不一般的功夫。他喜欢收藏民间大大小小的物件,从而奠定后来全身心投入文化保护的扎实基础。当然,对于他,最大的是文学诱惑。这一诱惑,在十年“文革”期间鬼使神差地出现他的面前,令他无法抗拒。

        冯骥才1942年出生,1966年“文革”爆发时,24岁的他与顾同昭大姐结婚。新婚之际,未曾预料的风暴就来了。五十年,他们相濡以沫,在风云变幻中走过。去年,2016年,他们步入金婚,收到他们夫妇题赠的《金婚图记》。翻阅图记,两个大家族在天津的风风雨雨,依次展开……

        动荡岁月,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促使冯骥才开始偷偷记录。他无法抗拒!身处浩劫之中,他清醒意识到他们这代人,需要以不同方式记录现实发生的一切,为了现实不被遗忘,更是为了留存历史。

        1975年前后,大冯写了一系列诗歌,其中那首《路》,四十年后再读,仍然令人感动。冯骥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的路。一走,就是五十年!

        的确,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他应该做什么,可以走多远。从小说创作到非虚构写作,从个人收藏转而在全国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保护古村落等,冯骥才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爱之深痛之切的隐忧,令他不能放弃个人责任,不能让文化脉络在这一代人手里断裂。他敏感焦虑,他四处呼吁与演讲,他走进田野考察……

        冯骥才走上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我们看路上精彩的人生风景。

        冯骥才是一位有历史感的人,故而他的笔下总是呈现沉甸甸的历史真实。

        他的《铺花的歧路》,与诸多“伤痕文学”作品一样,写一位女红卫兵白慧因失手殴打一位女教师的故事,未曾想到的是,她后来结识的男朋友常鸣,不巧就是这位教师的儿子。内疚、悔恨、悲痛,一直折磨白慧,她永远无法摆脱……

        与冯骥才后来创作的《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等小说相比,长篇小说处女作《铺花的歧路》的故事叙述能力,他对一代红卫兵内心伤痕的描写,今天再看,依旧有历史沉重感。

        《铺花的歧路》从校园批斗,到上山下乡白慧与常鸣的医院偶遇,再到海边沙滩上的最后拥抱,白慧与常鸣终于有了一个大团圆结局。我想,这是冯骥才在叙述历史真实的同时,希望给予这一代年轻人痛定思痛之后的一种温暖,这种温暖,会让他们重新感受生活的厚爱,珍惜生命,从而赋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这部小说创作将近四十年,再读之,仍然感动以文学叙述历史真实的那种不可替代的力量。

        从《铺花的歧路》开始,对历史的叩问,从来没有离开冯骥才的视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非虚构的“口述历史实录”《一百个人的十年》。

        “口述历史实录”最初盛行于欧美。1983年,毕朔望先生组织一批译者,翻译美国斯特兹·特克尔(StudsTerkel)的作品,以《美国梦寻》为书名出版。在缀语里,毕朔望呼吁中国的作家,不妨向特克尔学习,也从事这种“口述历史实录”的方式,留存现实与历史。《美国梦寻》一经出版,立即引起诸多读者和作家的关注。率先采用“口述实录”形式开始记录中国现实和历史的,分别是冯骥才、张辛欣与桑晔。

        1984年,张辛欣、桑晔两人合作,四处寻访、记录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第二年开始,在不同期刊上陆续发表,然后结集为《北京人——一百个普通中国人的自叙》出版。冯骥才的努力成功地将之引入到挖掘历史记忆的写作领域。

        冯骥才几乎也在同时,开始以“口述实录”方式,借不同人的个人记忆,为“文革”历史留下群体印象。这些口述实录笔下的人物各行各业都有,叙述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拾纸救父、崇拜的代价、伟大的受难者、我到底有没有罪、搞原子弹的科学家、一个八岁的死刑陪绑者、一对夫妻的三千六百五十天、失踪的少女、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我不愿意承认是牺牲品、忏悔录……正是这种方方面面的叙述,十年“文革”的历史更为丰富,更为立体。可以说,其历史价值和人性呈现,不可代替。

        这些口述实录,1986年开始在《收获》《当代》等期刊上陆续发表。后结集为《一百个人的十年》第一集1987年出版。距今,正好出版30年。

        口述实录的采访过程,也是冯骥才再次亲历“文革”历史的过程。从不同谈话对象那里,他深深感受到对他的信任。他为之感动,从而意识到手中之笔的分量何其之重。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对他的信任。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将他们倾诉的亲身经历写下来,既是为他们,更是为自己,为历史。

        冯骥才的确没有“放弃这使命”。二十多年后,他相继完成非虚构作品《无路可逃——1966-1976自我口述史》《凌汛》《地狱天堂》等。在这些作品里,他叙述自己亲历的历史浩劫,叙述新时期文学开始阶段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前辈编辑们之间的场景……在他的笔下,诸多历史细节丰富记忆,为历史存照。

        历史叙述的魅力就是如此诱人。人们阅读之后,总是会在不经意之间重温记忆,走进历史深处。非虚构作品的力量,就在于此。

        将近二十年的演讲,冯骥才将之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至2006年,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普查的启动阶段;2007年至2011年,民间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护阶段;2012年至2016年,是“非遗”后和古村落抢救性全面普查开始的阶段。

        一次又一次的演讲,成为从花甲至古稀之年的冯骥才,另外一种思想和行为的方式。

        今年,冯骥才步入七十五周岁。他不会放弃已经选择的路。在这条路上,他仍将继续前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