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9月20日 星期三

    推倒人文社科的学科壁垒

    朱汉雄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9月20日   20 版)
    《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费乐仁汉学要义论纂》,岳峰等编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定价89元

        把上帝翻译成“God”对不对?这个问题似乎很别扭,大家知道“God”翻译成汉语是上帝,有人误以为上帝是外来语。然而研究古经与历史的人知道,“上帝”一词早在我们的《四书》与《五经》里就有,简称帝,传教士翻译“God”的时候借用了这个词。

        那么,儒家经典里的上帝翻译成“God”对不对?光靠查辞典不够了,我们需要一点思考。如果说对,那意味着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经典里的至高神就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至高神。对此,历来中外学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争执已久,从没有结论,因为这个问题超出了人的感知范围,因此永远不会有定论,争论下去没什么意义。有意义的是从社会历史语境去考察这个翻译现象。

        从西方学者翻译第一部儒经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间产生了大约三百多种译本。在这诸多的译本当中,苏格兰人理雅各(JamesLegge,1815-1897)的译本是影响最大,他的译本至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标准译本,而最早的有影响译者是明末清初来华的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他们的共性就是把儒家经典的至高神译为“God”。这样的译者有一批,包括意大利人卫匡国(MartinoMartini,1614-1661)、西班牙人利安当(AntoniodeSan⁃taMariaCaballero, 1602-1699)、法国人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马若瑟(Joseph-Hen⁃ry-Marie de Prémare, 1666-1736)与傅圣泽(Jean-FranoisFouc⁃quet,1665-1741);后期的有瑞典人高本汉(Klas BernhardJohannesKarlgren,1889-1978),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我们不妨走进他们的生活,探究他们的世界。

        1582年,利玛窦来华传教,他习汉语、着儒服、行儒礼、读儒经,在传教道路上则开创“补儒”和“合儒”之先。他执著地在儒家经典中寻找基督教的印记,在典籍的深层含义寻找相通一致的思想,这样看他的译法就可以理解了,这也表现了译者亲和中国的心态,其他几个译者多数有类似的经历与思想或动机。

        对于文章开头的问题,如果仅用语言学的知识,或单从翻译的角度来说,可能是无解的,如果用翻译学、历史学与宗教学的跨学科知识,那就有引人入胜的发现。这是岳峰等学者编译的《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费乐仁汉学要义论纂》一书所倡导的跨学科思想,上述例子就是书中一个典型的案例,这是一本历史与宗教积淀厚重的翻译研究著作。现在学科发展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的专业性的背后,短板显露,局限性显然。而在古代中国或古希腊,天文地理、文史法哲无所不通的通才很多,当时没有跨学科的说法,学者为学广博,学理厚重,这与其知识的跨学科性有关;如文中所说,现在我们再提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某种意义上是返古求真,追求学科的合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