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9月20日 星期三

    “离开这三尺讲台则一刻也无法生活”

    叶斌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9月20日   20 版)
    《与讲台同在》,贾志敏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定价35元

        《与讲台同在》是贾志敏先生在50年教学生涯中的随笔集,它不同于语文教学研究的专业性论文。作者用散文化的笔法,讲述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师道浅显地阐述出来,展现了贾老师的语文观和语文教学艺术,表现了贾老师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以及一生“与讲台同在”的热爱和自豪。内容丰富,思想闪烁,感悟深刻,充满人世的沧桑,彰显着温情与智慧。对一线教师的成长富有启示和帮助。

        贾志敏先生出身牛棚,历经耻辱。生活的无奈迫使他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虽是无奈,却逐渐热爱。50年的执教生涯,他慢慢摸索,经历许多挫折、磨难,他学语文、教语文、研究语文,从中领悟了为师之道,教书之真谛。如今,即使是疾患癌症,仍挺立于讲台。老先生曾言:“当年,我为了生活走上这三尺讲台。今天,我离开这三尺讲台则一刻也无法生活。”杏坛回眸50年,发现漫漫人生路,却凝缩在三尺讲台。

        本书分“教海拾贝”“课堂记忆”“亦师亦友”三部分,所述内容则紧紧围绕着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三个方面,即“为谁教”“教什么”和“怎样教”。

        首先,为谁教。毋庸置疑,当然为学生而教。然而这最本真的东西却往往被当今许多教师忘却。一堂好课的最基本着眼点是学生这个主体,即教师心中要有学生。教师的一切努力,也应体现在学生的长进与提高上面。纵观当今课堂,教师运用各种多媒体侃侃而谈,课堂看似精美无比,学生却找不到机会来表达自己。贾老师在“40年前听的一堂语文课”“症结何在”等文中都提到这问题:一堂课,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讲解,不闻书声琅琅,也不见议论纷纷。忽略了学生,不给学生发挥的机会,如此学生成绩怎能提高?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既为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师们应该感恩的对象。教师教育着每一个学生,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学生也在反哺教师。是学生“教会”教师们该怎样“教书育人”。知不足才自反,知困才自强。教学相长,教学时端正态度,不忘为谁而教,方能真正上好课,成为一名好老师。

        其次,教什么。语文课当然教是语文。“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表达,具体落实在字、词、句、篇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实践上,真正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和文字。贾老师在书中多处提到语文教学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前者是教材为媒介,借用教材上的课文例子,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书写和表达的能力,养成基本语文素养;后者重在讲解教材,分析课文,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这样导致言者使尽解数,闻者索然无味,此教学效果不佳则成必然。

        再者,怎么教。当然是要因材施教,要启迪学生。在书中先生指出了四点,即眼睛毒,能发现文字之美;目光准,能抓准教学重点;心地善,发自内心地热爱每一个孩子;嘴巴甜,不间断地夸奖孩子。以上四点都是长期为许多教师所忽略但又是课堂教学所时刻需要的教师基本功。贾老师还反复阐明多读多写的重要性。在“作文,不算太难教”一文中指出:教师教学生写作文没有捷径,唯有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悟、多改,假如真做到这四点,即无师,亦能自通。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上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孩子们发挥,锻炼自我得以提高。

        书中,每一篇随笔闪烁着的师道都是每个教师值得去品味提高的东西,其间举出的当今不当教学课堂的案例值得教师们自查自省,“课堂记忆”的经典教学案例,更值得教师们学习、揣摩、分析上课思路,抓住上课重点,把握上课技巧。教师们看了此书后于不足改进,于好处增强,必会有所长进。

        家长们也可以阅读此书。其实每个家长都比教师接触孩子的时间多得多。而且在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应着众多学生,生活中却是两名家长对应着一个孩子。语文素养又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理所应当家长们也有担任着教师的职责。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介绍了许多教育孩子学习的方法,如怎样引导孩子,激励孩子,对待孩子要常表扬,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以小学生“顾宇”之例,告诉家长要让孩子多参与社会活动,丰富生活阅历,便会增加妙言佳作。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当每个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国家的栋梁更加坚挺,社会便会愈加稳固。

        贾志敏先生作此书,意将老一辈的教书之道告诉新一代的教师,希望他们能够少走弯路,能够更好的培育学生。书中所提及的老一辈教书匠,他们对于讲台的热情颇让我感动。单纯地无索无求,从前是一腔热血,热血上头后,便是一份责任。师道传承,老一辈的教书匠们总有退下的一天,只希望中国新一辈的新兴之秀,能够青出于蓝,站在这些前辈的肩膀上,担起着小小的三尺讲台。为孩子启蒙,为民族发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