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坚硬: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方式
阅读《俯仰流年》,我们可以看到,亲人的乡土生活、童年的乡土记忆、学者的命运沉浮、同辈友人的生活遭际,通过追忆的叙述方式,一一在詹福瑞先生笔下展现。在文学史上,对岁月流逝的感怀是文学书写的一个重要主题。《俯仰流年》的书名也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写作姿态。
整体来看,书中始终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今昔对比结构和叙事框架。《跟着父亲闯关东》写四十年以后重游故地,找到了自己四十年前居住的老房子,“同四十年前一模一样,只是主人换了,炕上坐的已经不是母亲,门口进来出去的已经不是父亲”。《关帝庙》最后作者满是伤感,“松树死了,庄里的父辈,也都已凋零殆尽,没人再讲关帝庙的故事了”。《青龙河》写以前的青龙河是温馨的河,而现在的青龙河是伤心之河,因为河水干涸了。
最集中表现岁月流逝之感的是《疏淡了回家的念头》。父母和哥哥还在的时候,家是一个温暖的家,到了春天,“杨柳依依返青,桃李次第开放。进了五六月,院子就一片绿意盎然了”。可父母、哥哥不在了,“觉得庭院虚虚落落,像个空壳”。作者由此还写出了整个乡村的衰败,“土地荒芜、房屋倾颓、门庭冷落”。景物的对比描写成为岁月流逝的见证和盛衰的象征。《吴公馆》写河北大学古籍所所在地天津马场道74号数十年的历史变迁,传达出“居者及宅邸无常之情形,便如牵牛花上之露”(作者所引鸭长明《方丈记》)的千秋萧瑟、万物寂然的感受。《与影子为邻》写到“那座曾经记录了我们许多读书故事的小楼已经不在,古籍所的老师们,也都各奔东西了”,“站在全面全非的院子里,觉得往事如烟,令人伤感与惆怅”。这样的感慨是普遍而深沉的。这样的感受让人想起《红楼梦》中那种悲剧性的生命体验。
更深一层看,作者所抒发的也不仅仅是个人的岁月感怀,而是写出了作者身边亲人师友的生活遭遇,写出了一代农民、几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于是,个人的追忆叙事就变成了一种历史的追溯和还原,个人的文学书写就成为历史书写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追忆往事时并不全是田园牧歌式的美化,而是呈现出更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作者充满了对家乡的温暖记忆,但也说这种温暖“是苦涩的温暖,不是幸福的温暖”。作者也并不停留在单纯感叹时光流逝上,还蕴含着反思和批判。比如,《关帝庙》写一个乡村关帝庙在四十多年的时代风气转换中被裹挟的命运,从真诚地敬畏到无知地破坏,再到功利地烧香,神圣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唯利是图和阴气森森。《青龙河》则说:“传统的河岸人家只知道河水养人,现在的农民都想成生意人,而生意人看准的是现钱。”
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繁华还是萧条,是乡村还是城市,一切都终究成为了过去。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受,弥漫在每一篇的字里行间。那么,当如歌岁月、似梦青春都在坚硬的岁月中消磨殆尽,作为个体,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一个无情的岁月洪流呢?作者找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情”。
人情温暖:“情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多情心灵
阅读《俯仰流年》,我们可以感受到,詹福瑞先生是一个多“情”之人。在坚硬的岁月中,是浓郁的亲情、乡情、师生情、朋友情温暖着他。作者体验到的那些真挚醇厚的感情又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打动了我们,我们也由此看到一个“情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多情心灵。
首先是亲情与乡土情。第一辑中写亲情与乡土情的部分最能打动我们。《姥姥家》写姥姥对闯关东的母亲的思念,又写母亲晚年对作者的思念,又写“姥姥去世的事儿,母亲讲了无数次,每次讲,母亲都会流泪。我知道,那是母亲永远的痛。”这就形成一种互文关系,暗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思。《冬暖》写作者对故乡冬天的记忆不是寒冷,而是父母给予的温暖。特别是写到2004年那个特别冷的冬天,作者回到老家看母亲,年近九十的母亲所说的,都是只有母亲才能说出的关心话。夜里,母亲怕儿子冷,本来卧床不起的母亲还硬撑着起身把自己的棉袄盖在儿子身上。这种细节的描写,真是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细腻深沉的爱,极富感染力。
其次是师生情与朋友情。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书中对古代文学研究界几代学人,特别是老一辈先生潇洒风神的描摹。比如宽厚、刚直、清俊的韩文佑先生(《北方之大儒》),学问渊源有自的魏际昌先生(《胡适的学生》),心系民族命运、坚守治学、恒久钻研的詹瑛先生(《一代学人的良知》),“鹤发童颜,极有风神”、耿介敢言、豪爽好酒、亦庄亦禅的苏仲翔先生(《禅边风月》),命运坎坷、有风骨、有情怀、爱老师更爱真理的裴斐先生(《学者归来》),“清癯中蕴着神采”、语言精简清通、热心扶植后进的傅璇琮先生(《一封推荐信》),心胸坦荡、温厚幽默、仁爱智慧的仁者哲人任继愈先生(《国家图书馆的310室》),待人热烈如火、既是诗人又是学者、一生坎坷而又传奇的雷石榆先生(《雷公与三位女性》),气质雅丽、学术有成却香消玉殒的当代女性学者邓红梅女士(《记红梅》),等等。既写出了老先生们的思想、学问与人格魅力,也写出了当代学者的生存状态。
精神传承:以道自任的文化担当
《俯仰流年》还映射着一代学者的精神传承。在笔者看来,这种精神传承指的是关注现实的情怀,是批判社会的勇气,更是以道自任的担当。
以道自任,是古代士人最核心的一个思想。在作者看来,读书人就是要学道、得道、弘道、守道。《寻踪古代读书人》(上)(下)两篇集中谈论了士人弘道与守道的问题,写到了孔子、孟子、嵇康、谢安、陶渊明、严光、李白、杜甫、韩愈、欧阳修、苏轼、陆游、朱熹、罗大经、李贽、严光等古代的士人。那么,作者要表达什么呢?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历史的追问,希望通过追溯古代文人史寻找读书人的责任与担当。在作者看来,读书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必然承载着特殊的文化使命,那就是向外懂得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向内找回自己的良心。读书人要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这就是作者在文中多处写到的,老一辈学者的胸襟怀抱。比如,作者写詹瑛先生时,特别强调詹瑛先生研究古代文学时的民族民生关怀。对于读书人而言,这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更是责任、使命、担当和光荣。此外,作者还谈到“守道”,提出“守道中的最高境界是安贫乐道,不以贫贱为耻、寂寞以守志”,“宁受贫困之苦,亦不为外物所羁的自由精神”,“有道不惧贫,有道不畏势”。这种以道自任的精神,从孔、孟以下,代不乏人。作者如此不惜笔墨地表彰古代文人“以道为旗帜”的精神,更可见出作者以道自任的文化胸襟。让自己融入这古往今来、浩浩荡荡、堂堂正正的大道之中,人生还有何忧何惧呢?陶渊明《咏贫士》诗云:“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作者于此得之矣。
书中对贫困地区教育、大学教育、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学热等问题都谈了看法。《吉古阿机》写一个彝族姑娘的命运,其实关注的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问题。《人:大学永恒的主题》《养士的风度》等谈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我们正忘掉自然》用诗意而凝练的语言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清雅与现代城市品格》显示出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尝试。《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直接源于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我们今天继承传统文化,就应有鉴别,有选择,有承传,有批判”,而如何鉴别、选择、传承、批判,就需要人文学者积极参与“做精华与糟粕的剥离工作”。这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