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

    旅日新锐华人作家温又柔又推混血文学新作

    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戴铮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8月09日   04 版)

        出生于中国台湾的旅日新锐华人女作家温又柔最近推出“混血文学”新作《正中间的孩子们》,并成功入围刚刚揭晓的第一百五十七届芥川奖,成为继两年前凭借长篇小说《流》摘得直木奖的王震绪(笔名东山彰良)之后,最受瞩目的旅日华人作家。

     

        温又柔1980年生于中国台北市,三岁跟随父母移居日本,先后毕业于东京都立飞鸟高等学校、法政大学国际文化学部。2009年,她发表自传体小说《好去好来歌》,获第三十三届昴文学奖佳作奖,成为新锐作家。2015年,温又柔出版了有关语言的散文集《说日语的台湾人》,并荣膺第六十四届日本散文家俱乐部奖。

     

        温又柔在普通话、中国台湾方言和日语混杂使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一直在困惑究竟哪一种是自己的母语。《说日语的台湾人》中的母亲将三种语言混在一起使用的“妈妈语”十分有趣,温又柔用片假名表示中国台湾方言,用汉字表示中文,日语则是汉字和假名混用,因而她的作品也就有了“混血文学”之称。

     

        温又柔说:我曾经也反感过母亲为什么不说正确的日语,但进入大学开始写作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仅靠“正确”的日语无法完全表达我的经历,许多海外华侨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我通过不断的写作,希望能告诉读者,混杂了多种文化的日语是可能的。这也是在扩大日语作为一种表达工具的可能性。

     

        温又柔的新作《正中间的孩子们》以中日两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舞台,生动地描写了身处海外的年青一代华人如何在摸索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十九岁的主人公天原琴子父亲是日本人,母亲生于中国台湾。琴子从小在日本长大,为了学习汉语而奔赴上海。在汉语学院,她邂逅了同学吴嘉玲。吴嘉玲的父亲出生于中国台湾,母亲是日本人。她们两个成了互称Mimi、玲玲的亲密伙伴。小说以琴子和嘉玲在汉语学院的一年生活为故事主线,细致鲜明地刻画出这些华人孩子们的身影,令读者思索他们可否在语言和性格复杂交织的境遇中安然生活。

     

        温又柔在接受日本媒体的采访时,说自己构思《正中间的孩子们》花费了四年时间,整个故事构架改写了七遍,算是竭尽全力写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文艺批评家佐佐木敦将《正中间的孩子们》称为《说日语的台湾人》的小说版,作者以其位于“正中间”的独特视角,写就了一部个性鲜明的青春小说。不少读者也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游移在复杂的自我身份认同之间,内心的挣扎与对异文化的探索打动人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