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话是一个独立的曲种,形成于明末清初,与苏州弹词相并立,合称为评弹。苏州评话述说的大多是列国征战、英雄豪杰的故事,与弹唱小桥流水、风花雪月的苏州弹词风格迥异。
熟悉评弹的人都知道,喜好评弹的听客,大多是从听苏州评话入门的。曾几何时,苏州评话在江南吴语区占据着演出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评弹进入上海,苏州评话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大都市的女性听客似乎更钟情于卿卿侬侬、花前月下的弹词。但是不管怎么说,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处于良性竞争之中,苏州评话仍有其一席之地。建国后,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苏州评话急剧走衰,作为一个曲种已岌岌可危。因此,研究苏州评话的历史,有其紧迫性与现实意义。解军的博士论文,以“金戈铁马”破题,导入“晚清以来苏州评话研究”。金戈铁马,既是评话演说的主题,又是评话遭逢的时代风云,可谓得之矣!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评话与其他艺术门类都受到了来自政治的干扰。“改人、改制、改戏”“斩尾巴”“翻箱底”“大写十三年”“样板戏”……再加上不断升级的政治运动,让说书人疲以奔命,折戟沉沙。解军认为,除了上述干扰因素之外,苏州评话遭遇到了更多的挑战,这种挑战足以将它彻底击垮,所以才有人喊出“救救评话”的呼号。
挑战首先表现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由于平均主义的推行,进入评弹团后,新的报酬制度没有向身怀“绝活”的艺人倾斜,新入行的艺人没有苦练和创造“绝活”的动力机制,随着老艺人退出书台,苏州评话再难出现“活张飞”“活济公”“活胡大海”……1950年代末,当评弹界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绝大多数评弹演员走上了集体化道路。建团后,收入问题始终存在着。正如解军提到的,苏州评话艺人多为单档演出,一个人在书台上说足时间,费力不少,但收入却不见得比苏州弹词演员多。长此以往,学习苏州评话的学员自然减少,1956年上海戏曲学校举办的首届评弹班中,共招收学员38名,其中弹词学员达33人;评话学员仅有5人。而如今,作为培养评弹专门人才的苏州评弹学校自从周天来先生退休后,已无苏州评话教学班,如有学生感兴趣,可以从团里请先生利用晚上的时间个别辅导,且这种待遇并不是每届学生都有。
总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苏州评话演员的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1950年代初,评弹演员共有806人,其中苏州弹词演员594人,占73.7%;苏州评话演员212人,占26.3%。1984年江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显示,时有评弹团体34个,演员736人,其中苏州评话154人,苏州弹词582人,苏州评话占21%。截至2007年,13个评弹团中专业苏州评话员仅剩16名,实际常年在一线演出长篇苏州评话的仅12名,苏州评话演员占整个评弹演员队伍的10%左右。乃至于有人说过,以后评弹团可以改称弹词团了!当一个曲种没有或鲜有接班人的时候,这个曲种的艺术生命必然会受到重大打击。
其次表现在中篇评弹的冲击。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里,包括上海评弹团在内的多个评弹组织,为了吸引听众,热衷于创作中篇评弹。这起码导致了四个消极影响:让苏州评话演员参加中篇评弹的演出,实际上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大多是起串联书情和旁白的作用,很少挑大梁;大部分中篇评弹实际上应该称作中篇弹词,中篇评话数量很少,据解军统计,“十七年”中篇评话仅有4个;由于中篇评弹大多采用剧本制,一人一角,评弹演员(尤其是苏州评话演员)“一表千里”的优势被限制。相反,由于采用一人一角,说书人成为书中人,势必增加了“演”的成分,这也与评弹以说为主的艺术规律相违背;重中篇、重折子的同时,却轻长篇,导致长篇大量失传。评话本是以长篇为艺术本体的,这就使评话艺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解军撰写博士论文时,我曾经提醒他:“要用历史学的眼光来审视近代评话的变迁,入于评话而又出于评话,才能透彻洞见评话和评话人命运的真谛。”作为历史学博士的解军在这方面下了功夫,我们在他的书中不仅读到了评话艺术的金戈铁马,也读到了时代的金戈铁马。硝烟过后,评话还在不在?他的回答是既在又不在。金戈铁马下,本真意义上的苏州评话传统早已面目全非。但是评话又是金戈铁马铸就的,我们有理由期待他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