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适,1932年生于安徽当涂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东西原创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长期致力于马克思、希腊哲学和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是原创文化研究的倡导者。他的著述生涯跨越30年,大体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是这个时代中国学术和思想史的一个侧影。201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五卷本约300万字的《杨适文集》,结集了他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希腊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等方面的经典著述,这既是对杨适学术生涯的一个总结,也是为中国学术界增添一份可资留念的遗产。
两次参军,“糊里糊涂学出了哲学”
1946年,杨适考入南京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读高中。这个时期,他开始接触苏联小说及《大众哲学》等左翼书籍,思想和情感上倾向共产党。他和同学一道创办壁报《呐喊》,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是学校里的思想活跃分子。1947年,杨适成为中共地下党员。1948年底,杨适撤离南京,加入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独立支队,随部队重返南京后,一度为军管会工作人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杨适再次参军。因赴朝参战未果,在华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和后勤干校先后担任文化教员、宣传助理员和中级班理论教员。1956年,入南京军事学院理论教员培训班学习半年,杨适得以较为系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开始涉猎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1957年,怀着进一步深造的愿望,杨适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入学一年后,因北大公共理论课教师队伍亟需充实,杨适被抽调为教员,遂留北大哲学系任教,直至离休。
回顾早年的求学经历,杨适说:“我在部队里时就开始学习哲学了,不过那时候是自学,后来到南京军事学院,班上好像也没有什么很有水平的老师,也都是自己看书,我就自己糊里糊涂学出来了。”在任中级班理论教员时,杨适因为给学员讲解哲学,自己读了很多哲学书籍,包括马恩列斯及黑格尔著作,为后来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1957年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名家很多,有冯友兰、冯定、齐良骥和陈康先生亲炙弟子王太庆、汪子嵩等。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杨适并没有受到他们的指点。“我后来的学习很难讲师从了谁,靠着以前的一点底子,遇到感兴趣的就自己使劲看,‘文革’前后,哲学史我差不多都下过一些功夫,马克思早期著作也是这么读下来的。”但是,北大却给杨适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的环境,除了哲学,他还学了俄文、德文、希腊文,还学过一点希伯来文,“希腊文主要是自学,后来跟王太庆先生学了一点,王先生自己也是后来学的,学完了他就教别人”。加上高中时期学过的英文,杨适为自己的哲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因为他认为“做哲学的有时候有个语言帮忙,但是更多是钻到思想中间去做一些概念的辨析”。
虽然靠自学成才,杨适在希腊哲学的研究方面也受到陈康及其弟子王太庆、汪子嵩的影响。在《略说哲学史研究方法——读〈陈康:论希腊哲学〉》一文中,他说:“对于陈康先生我仰慕甚深,他所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是我在当一名哲学学徒时读到的,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到现在30年过去了。但这本研究著作给予我的影响一直在持续和增长,可以说,它是我学会做研究的第一本真正的入门书。”“我不仅在论点上吸取了陈先生的成果,还对陈先生提倡的方法有相当自觉的吸取贯彻。”虽未能聆听陈康授课,杨适却能从其弟子王太庆、汪子嵩的交流中了解陈康的研究精神,并能在学术切磋中受到两位先生的影响。“我在北大学习和从事西方哲学教学与研究几十年,受汪子嵩、王太庆和齐良骥几位先生的教导和影响比较深,在希腊哲学研究上与王、汪两位先生交流更为紧密。”
一本小书,“王太庆先生公开场合称我杨先生”
“文革”结束后,理论界开始解放思想、正本清源。杨适受到“正本清源”思想的启发,开始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探索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源头。他首先讨论的是否定之否定的根源问题。“否定之否定这个问题,《手稿》里讲得很清楚,黑格尔是怎么讲的,马克思是怎么讲的,马克思怎么来纠正的黑格尔的唯心的东西,但是他把否定之否定肯定下来了,他的根据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杨适写成了《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根据问题》,这篇文章随后在时任哲学系主任的黄枏森先生推荐下,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杨适在文中提出,否定之否定不仅是黑格尔辩证法,同时也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最重要的成果,是辩证法的最高发展。在当时,这是关涉到如何正确理解或重新认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关键问题。对杨适本人而言,这篇论文则是他学术生涯中影响最大的著作《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的要点和先声。
1982年2月,《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12万字,虽然篇幅不大,却对理解马克思《手稿》的几乎所有理论要点和难点都有突破性和开创性的阐述,因此很快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发表王易的书评《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马克思著作》,认为:“《述评》的作者之所以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研究《手稿》,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力求比较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原意。因为马克思本人在《手稿》中就是运用这个方法来解答历史之谜,攀上理论高峰的。”1983年,《哲学研究》第6期发表史敏的评论文章《对马克思哲学诞生地的探索》,认为:“《述评》对于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科学的哲学创造’的真谛,有着比较深入的理解,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把握住《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起源地和秘密’这个关键所在。”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的出版在北大校内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杨适一下子成了名人。很多老师都去听他的课,因为来的人太多,教室换了好几回,直到后来换了一个最大的阶梯教室。“这本书可能开阔了很多人的眼界,大家觉得挺新奇的,马克思的著作里也涉及美学,一些搞美学的教授都跑来听了。书出版后,王太庆先生在公开场合就称我杨先生了。”十多年后,杨适在《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说:“它虽是献给读者的,但首先还是为自己搞清问题而作的一番研究。……《手稿》的研究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突破口,不仅使我感到马克思讲道理亲切和深刻,而且开始了一种可以进行内心深处的对话。”之所以“是一个突破口”,是因为通过《手稿》的研究,杨适不仅获得了对马克思的全新认识和理解,而且也找到了指导自己研究和求索的理论和方法:“人的自我创造,就必须把人自己的力量当作对象来对待。而要把人自己的力量当作客观存在的对象来对待,也就是人把自己的主体方面当作客体去对待,在人类发展的一定阶段,这就包含着异化并且必然会产生异化。”
这是对马克思的诠释,也是杨适自己的历史观和哲学。但是,拿这个新的历史观和哲学来解释中国的现实,杨适却感到不能解决心中的困惑。20多年后,杨适给自己做了这样的总结:“追究原因,无非在两个方面,一是我还没有从源头上知道哲学究竟是什么;一是我对中国自身的文化和智慧还没有真切的重新认识。前者是我的工作的本分,后者是我作为中国人中国学者的本分。这两方面我都存在很大差距,而这两种缺陷又是相互起作用的。从此我大力转向对希腊哲学的研究,同时也在中西文化比较方面下了些功夫。”
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的童年》,是一项没有完成的研究计划的第一编,这项研究计划就是书的副标题——“西方哲学发展线索研究”。该书把自由视为希腊哲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着眼于对希腊人现实具体的自由进行分析批判,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也是其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为中国人了解、学习西方哲学以及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研究和思考,开启一代新风,受到学界同仁的关注和尊重。
正本清源,“原创文化给后人开阔一点思路”
从1988年起,杨适开始从探求今天的中国人所需要的自我意识或新的人论出发,对中西传统人论进行比较分析。他注意从中西文化的源头问题中探讨中国的源头问题,“源头必须和后来联系上,不然这个源头也没有意义了,源头的意义就是它能说明后来,你要具体说明才行。”
1991年,作为中西人论比较研究的成果,《中西人论的冲突——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该书中,杨适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求索的基本思路:首先要关注和研究创造文化的人本身,那些最初创造其文化的民族实际生活和历史是怎样的,然后就要着重研究他们是如何自觉其为人的,如何自觉地创造出关于做人和生活的各种文化制度和学说来的。前者是具体的历史分析,后者的核心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自觉或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也即人论,奠定了一种文化的基础,规定了它的发展方向。这一基本思路,成为他日后提出并倡导的原创文化研究的滥觞。
2000年,杨适提出原创文化研究,即“以往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几个在精神智慧上影响最重大深远的形态由以起源的创造原型”。杨适先后召集四次原创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原创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至第四辑,还发起成立了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东西原创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的成员,有杨适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同事及弟子,另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刘家和、浙江大学哲学系的陈村富等,涉及哲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杨适和原创文化的支持者们期望原创文化研究能够成为一个聚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求索者的平台,共同为建立和打造中国人新的精神空间而努力。但是,杨适也意识到原创文化不容易搞出来。在他看来,原创文化的提出在当今的学术环境下有些超前,做学问的条件也不容易具备,因为研究原创文化需要同时具备融会中西的哲学功底、史学功底及现实关怀等,这样的学人很难找到。因此,在杨适心中,原创文化研究“有点曲高和寡的感觉”。有鉴于此,他指出现在所做的就是“给后面做研究的人开阔一点思路,如果年轻人觉得这个思路有点用,做一点参考,然后他自己再找到一个方向,也许可以做下去”。
在杨适1978级学生易志刚、王晓兴看来,老师杨适是一位求索者,他的求索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识和反思,《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和《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是其结晶;第二,中西文化的历史批判和比较研究,《中西人论的冲突——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是其代表;第三,为寻求中国人新的精神空间的学术努力,这就是他所倡导的原创文化研究。作为一位学者,杨适始终坚守“认识你自己”这个基本的哲学信念,为找寻人的本真和自由,为建立和打造中国人新的精神空间,生命不息,求索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