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7月19日 星期三

    影响朱江洪决策格力的几件小事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7月19日   12 版)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迎来了空调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大小小的空调企业有数百家。春兰、华宝空调双龙戏珠,如日中天;天鹅、宝石花、江南、胜风等老牌空调争相斗妍;海尔、美的、科龙、海信、蓝波希岛等后起之秀,攻城略地,群雄争霸;更有一批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的“老外”空调,争先抢滩,利用国人一时崇洋媚外的消费心态,恨不得把国产空调“斩尽杀绝”。那时还处于“社会底层”的格力,怎样才能在厮杀中冲开一个缺口,杀出一条血路呢?这是我不得不面对,而且日思夜想的一个问题。

        企业是为了制造产品而生存的,产品的核心是质量。质量不好,产品无人问津,企业就断了收入的来源,再大的企业也将难以为继。因此,我首先想到突围的方式是抓核心、抓质量。心想,只要质量上乘,我就不信你不买我的产品,这可是价值规律啊。

        品质是每个企业的追求,谁不想自己的产品顶呱呱,让人交口称赞呢?有些人一谈到产品质量,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生怕别人说他不重视质量。但当问到如何提高质量时,声调便立刻低了八度。可见,产品质量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一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1994年初,我们第一次打入了意大利市场,为了这首批出口到发达国家的空调,可谓“费尽心机”:制定了严格的质量规范,按欧洲标准严格检验把关,合同签订后进行了“战前动员”,生产过程周密组织,选材上严格把关,力争“万无一失”。心想,这样生产出来的空调,不敢说绝好,起码也算得上顶好吧。

        到了11月份,我带着几名同事,怀着春风得意的心情访问意大利,顺便还想了解一下欧洲的市场行情。本以为见面后能听到客户滔滔不绝的赞誉声,谁知见面后便被客户臭骂一顿:“你们的空调很不好,声音像拖拉机一样,可把我们害苦了。”这简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这是怎么回事呢?空调出厂前明明是经过严格的检测,完全符合欧洲的质量标准呀。我叫客户带我们到现场查看,到了现场,开动空调,噪音确实很大,完全超出标准的要求。打开外壳,发现有一条细长的海绵黏贴不牢,一头掉了下来,正好碰到高速旋转的贯流风叶上,发出了刺耳的声音,把海绵重新贴好,噪音便随之消失。

        这难道能怪客户不懂得使用吗?空调出厂就应该是完美的,任何的纰漏都应当是我们的责任。贴海绵在整个空调生产过程中,只是小事一桩,过去根本没有人会在意它,但贴得不好,到了客户手中就有可能成为大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小小的海绵完全有可能把客户丢掉。

        由此看来,质量管理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小不改则乱大谋,做产品就得“吹毛求疵”,从小事做起。然而,我们中一些人最讨厌的就是客户“鸡蛋里挑骨头”。有一次在公司的质量座谈会上,出口部人员抱怨外商很“刁”,验收时左看右看,想方设法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我对他们说:“你们搞错了,不是客户有意挑我们的毛病,是市场和消费者迫使他们这样做的,客户能挑出我们发现不了的毛病,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才对,我们能做好,也可以做好,为什么不把产品做到无可挑剔呢?你们也是消费者,难道你会挑选有瑕疵的产品吗?”

        乔布斯认为:“当对自己要求更高,并关注所有细节后,产品就会和别人不一样。”其实,企业之间质量的差别,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并且正因为这些能做好却又不去做的细小事情,决定了产品和企业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同样也往往体现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正因为这些“小节”,决定不同人的不同命运,使机会擦肩而过。因为成功的机会很多时候隐藏在细节中,你做了,未必一定成功;你若不做,就难有成功的机会。越是细小的事情,越是见真情,越是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如欠缺礼貌的一次行为、无意中食言、一个不文明的举止等,都有可能对你的人生造成影响。然而,细节总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一些聪明人,善于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因而总能走在别人的前面。

        意大利之行看似“惨淡”收场,却收获了一个理念的转变——抓质量必须从小事做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过去我们搞过多次质量整顿,“抓大放小”,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大问题上,因为大问题个个都看得见,摸得着,却忽略了一些不易被人发现的“小问题”。当然,抓大问题是必要的,至少重大质量问题得以扼制。然而,好的产品,在消费者来看,应该是完美无缺的,任何的纰漏都将对消费者造成不良的影响或伤害,即使这些故障发生的几率并不太高,但具体到某一个消费者身上,他就是百分之百的倒霉蛋。

        从意大利回来后,我就着手对产品质量又进行全面深入的整顿,从小问题入手,对生产制造过程中,包括设计、工艺、制造、物料采购、员工培训、产品检验、仓库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彻底盘查,特别是将过去经常忽略或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所谓“小节”问题作为重点审查整顿对象,如打螺丝的力度随意性大、某一个零件焊接不牢,零件装配不够紧密,电源及控制线路走向比较零乱,空调系统内没达到规定的真空度就急于灌注冷媒、抽真空设备没有定时校验精度等。

        其实,质量管理,国外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理论和经验,专家学者所著的有关书籍也应有尽有。这就是建立一套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各种QC小组活动等,使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影响和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每一件零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在设计、工艺、制造、采购、仓储、运输、检验、销售、服务等全过程中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些理论说起来都很有道理,毕竟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始,我们也是按照外国这一套理论去做的,规章制度应有尽有,质保体系不可谓不全,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如意大利所出现的问题,海绵怎样贴,工艺上是清清楚楚的,但为何还是出问题呢?一旦落实到具体事情上,规矩虽有,就是成不了方圆,不该出的问题随时弄得你措手不及。

        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是没有管理制度?不对,是规章不健全?也不是。在工厂摸爬滚打了这些年,我逐步意识到,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我们管理的对象都是“中国人”,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性格、特点,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也就是说,对于外国的先进理念、管理思想,不能照搬照抄,否则会大打折扣。

        难道质量管理也有国情?有。国情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员工的某些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自觉性、纪律性、服从性比起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对较差,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在中国,很多事情不是没有法律、没有规定,往往规矩一大堆,但不少却成了摆设。有章不循、有规不依是社会较为普遍的现象:不许抽烟的场所他若无其事地抽,不准乱丢乱吐的地方他满不在乎地丢,不许喧哗的场所他旁若无人地吼,不许超车的道路他熟视无睹地超,过马路不得闯红灯他视而不见,高速公路旁边的应急车道是救护的生命线,一遇堵车全都成了通车道……这就是中国的国情,这就是司空见惯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而在工业发达国家,我所看到的情形就有所不同,他们表现出较高的自觉性、纪律性和服从性。

        以前,我也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到日本一家饭馆打零工,老板交待他煎面饼,要求正反各煎两遍,但他嫌麻烦,只正反各煎一遍,而旁边的日本人却始终按规定煎两遍,中国留学生还取笑人家“死板”:“我煎一遍不也可以吗?”日本人却回答说:“叫你煎两遍你就煎两遍。”有一次,我到日本三洋参观访问,我问社长:“日本企业对于违反纪律的员工是如何处罚的?”

        对我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他居然答不上来,想了良久,最后只说了一句:“我们这里好像还没发现有违纪的员工。”我听后感到惊讶。后来,我又到车间参观,陪同我们的是一位事业部经理(相当中层干部),在参观过程中,这位经理用日语哗啦啦地讲了一通,我猜可能是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吧,旁边的日本员工立即掏出小本子把他的话记下。回想到在格力,我作为企业一把手,也经常下车间巡查,也爱“指手画脚”地对他们的工作“评头品足”,就是没有发现有人用小本子把我的话记下,即使上级领导视察也是如此。可见,不同的国度,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与思想习惯。

        种种现实告诉我们,光有制度规定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执行。如不切实执行,再多再好的规定也等于零。如何执行,当然员工能自觉执行是最好的,但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你说你的,他做他的,怎么办?那只好来一个“强制执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一个字:“严”,就得培养、教育、约束员工树立一种“从严要求,没有借口”的工作作风。

        1995年,有一件事在公司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那年5月,有一批空调出现大面积的“死机”现象:空调开动不久就突然停止工作,需要关机重新启动,工作了一会又重复原来的故障。消费者纷纷投诉,售后部门应接不暇,焦头烂额。追查原因,原来是出在一个小小的片状电容身上。我们找到供应厂,他们说是该批电容由于原来的材料一时缺货,工厂擅自更换新材料所致。真是害死人!无奈,我们只好派出大批人员到全国各地,把这一批号的电容更换掉,不但花费了上百万元,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个小小的不合格电容,差点要了我们的“命”。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自制零件易控制,但别人做的采购件如何控制呢?以前虽然对每批外购件都进行了抽检,但检查的数量毕竟有限,不能反映该批零件的全貌,难免有“漏网之鱼”,这成了困扰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难题。即使更换了新的厂家,但在那个利益至上,诚信缺乏的年代,又有谁能保证今后不再“上当受骗”呢?

        最终,我与相关主管研究出一个“最笨”,却又有效的办法——成立“筛选分厂”。1995年下半年,一个由300多人组成的筛选分厂宣告成立,它一不生产零件,二不装配产品,它的工作就是把买回来的重要零件在上线装配之前逐一检验筛选,不合格的剔除,退回原厂,并按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协作厂一定的经济处罚,迫使协作厂家重视产品质量。这个筛选分厂也成了格力质量管理的一大特色。

        我记得当时有一个零件——截止阀,偶尔有泄露现象,一旦遇上,冷媒就会慢慢跑掉,空调就不能制冷,或过一段时间就得加“雪种”。让人非常头痛。要把每个截止阀检查一遍,也并非易事,筛选分厂想了很多办法,没有现成的检测设备,就用土办法自己制造,开始时检测效率不高,几经改造,最后制成了一条自动检测线,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效率。然而,在当时空调不愁销路的情况下,很多人笑话我们,认为是多此一举,实际对销售没有什么促进作用,还增加了生产成本。不错,筛选分厂并不生产产品,也不直接产生利润,而且每天还在消耗资源,但我坚持认为,只要从每种被检的零件中检出百分之一,哪怕是千分之一的不良品,我就是赢家。因为每种零件有百分之一的不良品,装配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故障率,维护起来不但要钱,而且还要“命”,这难道不值得吗?这一举措一直坚持下来,直到现在。

        (本文摘自《朱江洪自传:我执掌格力的24年》朱江洪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定价:66.00元)

        (本版文字由燕婵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