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赵教授研究萌力量

    鲁大智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6月28日   18 版)

        新媒体环境极大促进了草根文化和感性思维的扩大化传播,卖萌传播层出不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新利在新书《萌力量:可爱传播论》(人民日报出版社)中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表现出较强的“草根特性”,网络语言快速更新换代才能吸引眼球,网络传播的故事脚本也必须有足够的吸引力。他认为,新媒体时代的感性逻辑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形式上,新媒体受众相信“图胜于文”,包含可爱元素的漫画更吸引人。传统媒体时代,图片的印刷成本远高于文字,影像传播则需要更高的成本。新媒体让“读图”成本降低。在网络空间,跨越国界与超越文化的图像解读,往往使其中的信息传达超出我们的预料。

     

        新华社很早就推出了图表新闻;很多学者开展了数据可视化的研究,并在大众媒体有广泛应用。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公益广告开展,公益广告中运用了大量漫画等视觉艺术形式,告别了以往单一依靠文字口号的传统做法。

     

        其次,在内容层面,新媒体受众偏好故事化的感性信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丰富而多元,民众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大量信息。相对于干瘪的口号式、理念式宣传,网民更偏爱故事化、富有人情味的感性信息。人们像看连续剧一样关注网络热点事件,网民在网络上不理性、不冷静、不客观、不规范的行为远远多于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在网络上的情绪易煽动、易冲动、易行动。大量网民的参与形成一种广场狂欢的快感,人们在广场上恣意的发泄迅速地制造出“场效应”,让参与者在如痴如狂的状态中充分享受宣泄的快感、痛感。在新媒体环境下,空洞、抽象的口号没有了市场,人们更乐于通过故事、脚本来认识事物。人们对事物的对错、善恶,往往都是通过特定的故事或事件来进行的。再冠冕堂皇的口号,遇到极富故事性和感染力的故事,都会黯然失色,即便口号也许是正义的,而故事或许是谣言。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中国官方都开始更加重视故事化信息的提供。比如“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等系列活动都运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故事化传播模式。

     

        第三,在风格方面,新媒体受众偏好感性风格,具体表现为可爱、卖萌、调皮等方式的信息提供。如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更新换代极快。无论高呼“卖萌无罪”者还是高呼“卖萌可耻”者,其实都在卖萌,都在网上宣泄某种情绪。大量的网络流行语都是网民感性逻辑的体现,如“肿么”、“长姿势”、“白富美”、“天然呆”、“高富帅”等等。

     

        在新媒体环境下,说教式的宣传和推广已经失效,人们更喜欢接触有人情味、趣味性的信息。当前,中国已经成为新媒体大国,无论网民人数还是新媒体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在这种背景下,深入挖掘萌元素,开展多种形式的卖萌宣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在中国研究并推广萌力量,正当其时。

     

        (鲁大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