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理的长篇小说《芙蓉坊密码》生动地写出了湖南湘绣名家芙蓉坊的进取、发展、名声大震的传奇,同时也折射出了湖南(乃至中国)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代变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芙蓉坊密码》同时是一部浓缩了的湖南现代社会发展史。《芙蓉坊密码》实际上写了交错在一起的三个层次的的发展线索,第一个层次是芙蓉坊不断追求湘绣技艺的精湛,第二个层次是芙蓉坊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屡屡获胜,第三个层次是芙蓉坊与时代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
我们先看《芙蓉坊密码》第一个层次的发展线索。早期,芙蓉坊绣庄在曾传玉主持时,就工艺精湛,很出名,他们的湘绣《荷鹤图》就在意大利都灵博物馆展览会上获奖。曾传玉过世后,其子曾纪生完全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任何时候都是把绣品的质量、水平放在了第一位。
我们再看芙蓉坊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怎样屡屡获胜。芙蓉坊在长沙黄金地段八角亭开设天然阁绣庄之初,除保证绣品的质量外,还采用新的促销手法,生意十分火爆。结果引起了同行的眼红和仿效,以种种上不得台面的方式不正当竞争,但都未能搞垮芙蓉坊绣庄。宏昌绣庄的当家人肖小宝又动用长沙绣庄同业公会权力,蛊惑众多绣庄老板,以“自杀性”的降价方式,与天然阁(芙蓉坊)绣庄展开了激烈的市场血拼。就是在上述种种自然的与他人恶意的竞争中,芙蓉坊绣庄经受了各方面的刁难、打击和考验,经受了诸多艰难困苦,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名气、越来越有生命力。阅读作品后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湘绣的技艺方面,芙蓉坊绣庄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最高境界)。其二,坚决做到讲诚信,一定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坚持正义,保有良知。《百子图》绣好后,来取《百子图》的宋耀平提出要将价钱由五十大洋提高到一百大洋,曾纪生坚持只能按原定的五十大洋收款。曾纪生说:“说定了的事,无论赚亏,我们都要尽力去做好,要么我们就不会做。”在宏昌绣庄等被日本商家的东洋绸次品欺骗后,是芙蓉坊绣庄大义凛然,不怕牺牲自己,讨回了公道。再次,不断创新,从乡下的曾家大屋进入长沙,后来又从长沙往上海、南京发展,就是创新,销售方式也不断创新,针法方面亦能坚持创新。上述种种,对我们今天的产业和艺术的发展仍然是富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作品的第三个层次即很好地描写出了芙蓉坊(也包括整个湘绣)与时代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让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了浓缩的湖南现代社会发展史。作品所写的历史背景是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从作品的开头我们就看到,辛亥革命的爆发,沉淀几百年的中国政治社会吹过一阵变革的清风,随后走马灯似的官场变换,造成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长沙乃至整个湖南也处在这种变革和动荡中。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浪人、间谍、商家(包括不良商家)就进入长沙,对湘绣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抗日战争爆发之初,上海即将沦陷,芙蓉坊绣庄就不得不从上海撤回了生意甚好且开业只有几个月的分店;当日军逼近长沙时,一场震惊中外的“文夕大火”使长沙大部分地方成为焦土,天然阁绣庄等众多绣庄也都成为废墟,曾纪生等人“绣传天下”的梦想被迫中断;抗日战争中著名的长沙保卫战、常德保卫战,作品中都有涉及。解放战争时期,在长沙的中共地下党异常活跃,曾纪生的三儿媳焦菊香、曾纪生的得力助手田如玉等都是中共地下党的骨干,他们与国民党宪兵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新中国建立前夕,田如玉等甚至秘密绣出了“一号国礼”斯大林像(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带着“一号国礼”《斯大林绣像》成功访问苏联)。从作品真实、生动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实业、独特技艺、艺术的发展都是与时代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时代社会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到实业、独特技艺、艺术的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