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

    遵从自己的法则

    凸凹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5月17日   03 版)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在世界文坛上有“意大利的巴尔扎克”之誉,他被卡尔维诺和翁贝托·埃科看重,认为他的写作,虽然琐碎,却有难得的从容,那扎实的细节,无论如何推敲,都找不出丝毫的破绽。他就这么“琐碎”地写,全不顾别人的指指点点,以至于苏童不禁生出感慨:“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很少遇见这么固执这么自信的作家。”

        读过他的长篇小说《乔恰里亚女人》,我也有了类似的感受,觉得与他的相遇,真是有些晚,不然的话,自己的写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写作,会多一些“细密”的品质,不至于暗燃浮火,概念先行,仓促失节。

        《乔恰里亚女人》被称为“抵抗小说”,展示的是战争的悲剧。他不正面写战争,只是把它作为叙事的背景,刻画人性和人的命运。在他的笔下,战争的残酷性,不在于它带来了贫穷、伤害和死亡,而在于战争的突然而至,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而且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战争使任何规则都不复存在,既有的伦理也失去了作用,人的唯一选择,只是抵抗死亡,想办法活下去。

        然而阿尔贝托·莫拉维亚并不就此就陷入“消极抵抗”,而是把人的生存,建立在人的尊严之上,即避免“苟活”。既然战争摧毁规则,那么,人就要遵循自己的法则——活下去的前提,是人心的安妥。

        小说的主人公切西拉是乔恰里亚地区的农民,年轻时嫁给了一个比他年长很多,在罗马经营着一家食品店的商人。切西拉结婚并非为了爱情,而是为了体面地生活。所以即便没有爱情,但她始终是一个忠诚而善良的妻子。丈夫去世之后,她珍惜已有的一切,独自经营商店,运筹帷幄,把买卖搞得风生水起。战争来临,城里的生活变得异常危险,于是她带着女儿随着逃难的人群逃离罗马,到她故乡所在的山里去。

        城里的店铺,自然要托人看管,她首先想到的是她丈夫的朋友、煤炭商乔万尼。因为她知道,乔万尼始终对自己有情色之念,在丈夫活着的时候,就对自己动手动脚。内心的高贵,让她坚定地拒绝,她说:“你不害臊吗,我可是你的朋友之妻!”眼下就不同了,丈夫已死,而且活命比什么都重要。同时她本能地觉得,乔万尼是唯一真正爱她的男人——“他爱我这个人,而不是爱我的东西,在困难的时刻,他是我唯一可以依赖的人。”

        她去煤栈找到了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好像也一直在等她来,所以笑一笑之后,就把门关上了,而且还用横杠把门闩好,他们一下子陷在一片漆黑之中。完事之后,他倚着门看着她,说:“我们之间的事,就这样定了。”她也满意地点点头。但是,接下来事情却发生了临海悬崖一般陡然的逆转——只是因为男人的一个动作——在她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他涎笑着在她的屁股上用力地拧了一把。就是这么一个貌似亲密的动作,轻微的肉痛之余,却唤醒了她最锐利的耻感——她暗自思忖,从今以后,我就再没有权利反抗了,因为在他眼里,我已不再是一纯洁的女人了,他可以随时享用和支配我了。而一个正派女人,怎么能忍受别人拧在屁股上,却不再能反抗?因为战争吗?

        战争的理由并不能说服她高傲的内心,她对男人严肃地说道:“从此以后,你不要再想那么亲热地靠近我,你只需尽看管之责,我会按市价付工钱给你。”

        这真是振聋发聩之笔,让人一下子看到,人性有其自我生成、生长、生存的土壤,是外力所不能任意左右的!即便是在战争的条件下,虽然人生逢乱世,但人性依然有着不乱的内在秩序,足可以抵抗枪炮和刀剑对生命的“轻贱”,遂对人性的伟大,产生了不可动摇的信任!

        从这一刻起,切西拉确立了自己的生存原则:活命,但不卖身;逃难,但不出让尊严。

        她抓紧女儿的手,一刻也不分离,因为她觉得,生活虽然破碎了,但是只要母女能相依为命,家庭就依然完整。面对种种困境,她们咬牙坚持,在无奈中始终保持豁达和乐观的态度,她对女儿说,女人是最皮实的动物,在饿中也能分泌奶汁给婴儿哺乳,在被伤害中,也能生出爱心,关心和悲悯他人。因此,战争的意志与女人的意志相比,往往是后者取胜。

        从乔万尼那里,使她相信商业法则,而不相信情感法则,因为前者使人与人的关系简单,相互不问来路,便不陷入纠缠,不付出多余的代价,随时随地好抽身。她们搭乘车辆、住店、寻找食物,都花钱购买,不让旁人质疑、追问。

        由于战争,她们平生第一次发现,食物几乎是生存的全部,吃的哲学,是所有哲学中的哲学。所以,任何食物,哪怕麦麸,硬得要用锤子砸开的吃食,都是世间最美好的食物。以至于在种种危险的环境和遭遇面前,只要一坐下来谈吃,就淡忘了恐惧,就看到了生机。在不能通过正常手段获取食物的时候,偷也不再是违背道德的事情,切西拉说:“我不否认,那偷来的面包,比平时我们吃到的面包更有滋味,因为那是偷来的,而且是偷偷地吃。”

        战争终于结束了,但切西拉和女儿罗赛塔却承受了生命中最锐利的一击——女儿在毫无防范的情形下,被撤下来的土耳其士兵强奸了。看到倒在污血中的女儿,切西拉大脑里一片空白,也瘫倒在地。她看到天空是那么澄澈,澄澈得那么无耻;她看到地平线上的小花开得是那么灿烂,灿烂得那么无心,她感到普通人的生命,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她绝望地大笑起来。但正是这种绝望,让她看到了生的希望——这是最后的陷落了,已陷落到尘埃之下,既然这样,爬的动作,也是站立,她命令女儿,“爬起来吧,不去死!”

        女儿虽然爬起来了,但开始自暴自弃,她在回程的路上,勾引所有能遇到的男人。切西拉拼命地追赶,坚定地阻拦,她声嘶力竭地劝女儿——被强奸,血自然是污的,但还没有污到胸口之上,清洁还住在我们的心里,对战争最后的声讨,是我们不自甘坠落,生为女人,只有成为自己,才有未来和远方!

        女儿好像懂了,她驯顺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静静地仰望星空。切西拉感到一丝欣慰,对自己说,我们两个人,已经死去了,带着别人的怜悯和自己的怜悯死去了。然而在最后的时刻,是痛苦拯救了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于拉撒路的那段福音书,对我们来说,也是适合的。

        小说读毕,掩卷沉思,不禁觉得,这两个女人,既是可怜的,又是高贵的,甚至也是伟大的。因为她们经历了战火的淬沥,看清了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黑暗、荒诞和谬误的东西,获得了蔑视战争的精神力量——那就是,虽承受痛苦、污浊之侵,也不失女性妩媚,依旧往快乐和干净里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