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新乡贤助力农家子弟“逆袭人生”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4月19日   20 版)

        看法

     

        近日,记者走进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北部的秧田村,一面“博士墙”格外醒目。墙上挂着村里考出去的博士生照片和简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30年来,村里1288户人家出了21位全日制博士、数百位硕士。(4月10日《光明日报》)

     

        在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格局下,农家子弟进入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变得愈发艰难;“出身越差,上的学校越差,将来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成为一种坚硬的现实,农家子弟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越来越困难。在“寒门难出贵子”的时代背景下,“博士村”的成功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能够称得上“博士村”的,并非只有秧田村一个村子。在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的当下,河南卫辉市薛屯村的村民选择了在家里陪伴孩子成长;自古读书蔚然成风的浙江东阳市古渊头村,尊重知识、“爱读书”成为村民的价值坐标;秧田村成为“博士村”既得益于“奖优生聚优师”的激励政策,也和当地的“新乡贤文化”密不可分。

     

        作为乡村社会的知识精英,乡村教师在秧田村不仅得到了村民们的尊重与信任,还得到了有效的激励与回报。与一些地方“当乡村教师不如当小工”相比,秧田村的乡村教师能够获得一个在当地还算比较高的收入。“博士村”的出现,既需要乡村教师践行“爱的教育”,也需要让乡村教师过上比较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

     

        有了优秀的师资,乡村教育才能拨亮希望之灯;当“跳出农门”的农家子弟越来越多,才能提升人们对“读书有用论”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流动的渠道,改变了“博士村”不少家庭的命运;“只要有一个上学的,这个家里就有希望”在秧田村不仅是村民们的一种“教育执念”,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

     

        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传统社会的耕读文化在一些村落“渐行渐远渐无书”。在秧田村,新乡贤在促进乡土社会的有机团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论是成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为学校师生伙食费买单,还是捐赠100万元成立敬老爱亲奖励基金,抑或设置村教育基金会对优秀学子的家庭进行奖励和张榜表扬,“博士村”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农家子弟的努力与奋斗,也和新乡贤的“给力”息息相关。

     

        作为社会运行的一种黏合剂与润滑剂,乡贤曾在乡村社会治理上发挥过积极的正功能。在今天,大力弘扬“新乡贤文化”,不仅改变了秧田村的村容村貌,也丰盈了乡村精神世界的“内核”。就此而言,秧田村成为“博士村”,新乡贤功不可没;让新乡贤更好地“实现价值、发挥作用、赢得尊重”,有助于让农家子弟实现“逆袭人生”,有助于让乡村更有生机与活力。

     

        湖北省武汉市 杨朝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