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马拉松爆了,那些关于跑步的书也火了

    尹楚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4月05日   09 版)

        书市观潮

     

        跑步,尤其是跑马拉松,在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与潮流。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大陆地区将举办超过500场的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次过千万。这一轮汹涌而至的跑步热潮,也催生了跑步衍生产品的走红,跑鞋、智能手环、电影、书籍、跑团等产品市场热度直线上升,预计市场空间十分可观。

     

        在众多的跑步衍生品中,我一直特别留心与跑步有关的书籍。我从2010年第一次准备跑马拉松开始,即系统性地搜集、阅读“跑书”。无论是虚构的小说,还是枯燥的教程,只要是与跑步有关的,每新出一种,我都会找来看看。6年多过去了,我已经跑过30多次马拉松赛,不仅亲身感受了马拉松在中国的爆炸式增长,也亲眼目睹了市场上的“跑书”从寥若晨星到蔚为大观——我本人甚至也幸运地出版了一本“跑书”,与读者分享自己的跑步经历。

     

        以我所见,2014年是“跑书”从冷到热的关键性转折之年。此前,市场上历年出版的“跑书”总计不到20种。如果从1981年——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马拉松赛——算起,三十多年里,中国出版的“跑书”平均一年只有半部多,且出版年份大多是进入新世纪之后。这其中,有“跑步界的导师和思想家之誉”的乔治·希恩所著《跑步圣经》、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以及约翰·帕克的《雨中的3分58秒》——此书据说一度是“美国图书馆失窃率最高的小说”,在跑友心中享有盛誉。

     

        而在2014年,“跑书”出现了一次小小的井喷,至少新增了15种“跑书”。之后两年“跑书”也保持了每年新出版25种以上的速度在飞涨。一大批以如何跑步、跑步人物传记为主题的“跑书”开始从国外译介进来,村上春树、约翰·帕克等人的旧作也重新包装上市,从小众的口口相传变成了大众的热销爆款。目前整个图书市场上,已有超过100种“跑书”,常年销售的大概有二三十种。今年春节刚过,已经有《跑步,向着光的方向》(李寅初)等五六种新“跑书”上市,早年“跑书”寥若晨星的状况彻底成为了过去时。

     

        “跑书”突然火爆的原因不难理解:跑步的人越来越多,对跑步故事、教程的阅读需求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在我开始跑马拉松之初,大陆地区的马拉松赛一年还不过十几场,参赛名额几乎是唾手可得。但跑着跑着,赛事越来越多,跑友也越来越多。2014年,大陆地区举办的马拉松赛超过50场,已处于引爆全民跑步热潮的前夜。在随后的两年里,马拉松赛事数量激增,随手打开社交媒体,晒跑量、晒奖牌的照片可谓是俯拾皆是,乃至于有学者打趣说“马拉松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新宗教”。

     

        在我读过的那近百种“跑书”里,既有久经市场考验的上乘之作,也有东拼西凑的急就章。从内容上来说,它们可以粗略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教程,以传授跑步技巧、训练方法、食谱等为主,如霍尔·希格的《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伊恩·麦克尼尔《爱上跑步的13周》等。这一类“跑书”是出版数量最多的一类,占到“跑书”市场的6成以上。第二类是自传,以讲述跑步经历、故事、感悟为主,如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的《天生就会跑》、曾华锋的《奔跑332公里》等。第三类则是以小说为主的虚构作品,如三浦紫苑的《强风吹拂》、亚德哈罗南德·芬恩的《跑出肯尼亚》等。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分类。事实上,这三类书经常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风貌,而非简单的桥归桥路归路。从个人的阅读趣味来说,我较为钟情自传、虚构类的“跑书”,而对“教程”兴趣不大。以我的观察,大部分跑友喜欢阅读的也是那些讲述跑者所思所想,带有跑者体温的“跑书”。毕竟,很多时候,跑步是一件孤独的事情,他人的经历常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发现自己并非独行。

     

        综观市场上的百来种“跑书”,有一个令人感到兴奋的现象出现。往年市面上所见“跑书”,大多是译介作品。但近年来,本土作者开始崭露头角。田同生、曾华锋、吴栋、李寅初等一批跑者都陆续出版了“跑书”,毛大庆、冯唐、魏江雷等人也纷纷撰文分享自己的跑步故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批本土跑者大多正值年富力强,不仅有丰富的跑步经历,而且还有敏锐的市场意识。许多作者在出版“跑书”时,已经不仅仅限于满足出版纸书,而是充分利用新兴的社交媒体,通过开展众筹、组织跑团等多种方式扩大“跑书”影响力,从单方面的传播,变为体验式的参与。比如,《像恋爱一样去跑步》(吴栋)、《跑步,向着光的方向》(李寅初)等“跑书”在出版过程中,都尝试了众筹出版,最后顺利地募集到了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的资金。

     

        中国热爱跑步的人有数百万之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希望能有更多的“跑书”面市。对于那些刚刚起跑的人来说,跑步也许还是一项颇为枯燥的运动,看看“跑书”,读一读别人的跑步故事,可以早日发现跑步的乐趣,鼓舞自己跑得更远,跑得更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