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先生撰著的《中国火药史》一书,对中国火药、火器的起源与演进和传播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不仅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也是比较科学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我认为该书突出的贡献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史料丰富,发掘充分。作者不仅搜集了中国历代的相关文献资料,而且查考了10多种外语文献,发掘了不少新史料。在文献研究之外,还大量利用文物资料和遗存实物开展相关研究,论说和观点都有可靠的实证基础,做到了论而有理,评而有据。书中对所用资料来源都有清楚标注,尤其是实物遗存大多均经过现场考察,增加了分析论证的可靠性。如该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分析,论证了火药和火器为什么起源于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可使火药发明权之争获得彻底解决。
二是注重综合运用多学科方法,特别是新方法、新手段。该书摆脱了单纯依靠文献考证的传统研究模式,采取新的综合研究方法开展工作,使研究得到深化。如将古今中外多种语文文献考证与中外考古发掘实践结合,中外博物馆藏品实物研究与现代技术检测结合,还对手工生产遗址或现场进行考察等等。此外,对中外火器形制、构造进行了系列复原和比较研究,同时辅以相关历史背景及中外交流情况的分析。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对解决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成了新观点形成。
三是系统性、综合性强,使其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对火药、火器的历史发展提出了新的分期方案。具体包括七个阶段:(1)早期酝酿阶段(公元前2世纪—公元8世纪),发生于西汉至唐代中期,为期达千年。(2)原始火药混合物发现阶段(8—9世纪),发生于唐代中晚期。(3)火药的早期应用和初级火药问世阶段(9—11世纪),发生于唐末五代之际至北宋。(4)固体火药和火器的早期发展阶段(12—13世纪),发生于南宋及元初。(5)火药、火器全面发展阶段(13—16世纪),发生在元明时期。(6)传统火药、火器后期发展阶段(1500—1700),发生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初期。(7)近代阶段(1700—1850),发生于清代中晚期。全书共11章47节,篇幅达八十余万字,对各个阶段火药和各种火器技术发展情况结合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于中国火药火器技术在世界各地传播以及火药、火器使用后产生的世界影响,该书也有全面的考察。可以说,《中国火药史》一书的出版,使中国火药、火器史的研究在整体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书配有224幅精美插图,并与文字说明有机结合,起到了以图释文的效果。特别是,不少插图取自珍贵的中外孤本图书,尤为难得。图文并茂,与文字相得益彰,是该书的突出特色,这也是出版方和作者都特意称其为“插图珍藏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