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蒋风,一头白发,腰板挺直,笑声朗朗。已是耄耋之龄的他,住在浙江师范大学生活区一处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屋子装修简单,最显眼的装饰品便是一摞摞的书。
谈话时,蒋风思路清晰,谈锋甚健。今年“双十一”当天,我像往常一样,带着整理好的问题去请教蒋风老师,谈话中,碰巧师母从市区购物回来。师母感叹,今天市区人山人海,各大商场都很拥挤,不知是什么日子。我笑着告诉师母,今天是“双十一”,商场都搞促销。师母说,怪不得今天如此拥挤。蒋老师听罢,随口说出了“双十一”期间,国内哪些高速路车流拥挤,还有关于“双十一”的新闻事件,甚至不乏一些网络热词。
1925年出生的蒋风,至今已92岁高龄了。而且,他的生命线还在不断地延长,生命之光还在不停地闪耀。
人们钦佩蒋风,不仅是因为他的生命长度,还在于他的生命质量。
纵观世间,不乏高龄者,但如此高龄而仍在读书、思考、写作者却寥寥无几。作为学界泰斗,桃李满天下的蒋风本可以尽享天伦,但他仍笔耕不辍,工作激情不减。
“我觉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总要为世界留下点什么,创造点什么。”这位92岁的老人在2016年成功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重点科研项目《世界儿童文学事典》修订本时说,“我之所以要编写《世界儿童文学事典》修订本这个一般人不愿做的课题,不是想逞英雄,只想老有所为。”
“刻板”生活笔耕不辍
走近蒋风,宛若走近一座学术高峰。
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作为儿童文学理论家的蒋风是最为人所知的。他是我国儿童文学领域为数不多的拓荒者,中国儿童文学从起步到快速发展再到走向国外,几乎每一个阶段每一件重大事情都有他的贡献。
追寻人生轨迹,探求成长之路。“我有三个梦,一是当记者,二是当作家,三是当教授。”蒋风说,这是他青葱岁月里的三大梦想,后来成为他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蒋风出生在一个小学老师家庭,父亲是一名教书匠。蒋风兄妹四人,父亲微薄的收入并不能养活一家人。因此,蒋风的读书生涯是坎坷的,六年小学只读了三年。
1937年抗战爆发时,蒋风才念到初一。因此,六年的中学时光,蒋风同样断断续续只读了三年。1942年6月,在漂泊中,蒋风从金华徒步一个月到达福建建阳考大学。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部分学子投身数理化和经济学,蒋风只能选择读农学,因为农学专业是公费的。大学毕业后,蒋风先是做了《申报》记者。金华解放后,蒋风参与了婺剧改革并担任金华文协主席。
1952年,蒋风进入金华师范学校,开设了儿童文学课。从此,踏上了儿童文学这条“光荣的荆棘路”。1978年,蒋风受邀参加了“庐山会议”,正是参加这次会议,为蒋风日后从事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得以让他的全部智慧和力量都奉献给了这门学科。从此,蒋风在儿童文学理论、创作、教学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在全国高校第一个建立儿童文学研究机构;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招收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出版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系统的儿童文学专著;编著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儿童文学史……
蒋风不遗余力地推动儿童文学的中外交流,他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出去”的第一人。他不仅努力将中国儿童文学更多地介绍给国外,而且致力于将国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介绍到中国来。
1987年,蒋风成为国际儿童文学学会的第一位中国籍会员。此后,他又陆续担任亚洲儿童文学研究会共同会长、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顾问、国际格林奖评委等重要的世界儿童文学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1994年,他离休以后,又招收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如今已招生21届,500多人被录取,每年举办全国儿童文学讲习班,无门槛地为所有爱好儿童文学的人提供指导。
在他的指引下,一大批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走出来的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变成了专家、学者,还有许多成为国内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蒋风说,这种忙碌又“刻板”的生活,他从不觉得累。他不忍过于苦了自己。唯有这匆匆忙碌之后,看到自己的学生有了成绩才是惬意的。
就在2016年,92岁高龄的他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重点项目《世界儿童文学事典》修订本,他将用三年时间完成这部鸿篇巨作,代表中国学术界向世界发声。
平时,蒋风很少使用电脑,最多就是打开自己的邮箱,下载学生们发来的文章和作业。因此,写文章几乎都出自一笔一画的书写,再由夫人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有时,文章也会由学生代为打字。
晚辈们惊讶蒋风的工作热情。他每天作息规律,跟正常上班一样,亲自整理修改材料。他的生活极为简单,每天的主旋律就是工作和学习。这份勤奋也成就了今日的他。
作为我国儿童文学领域为数不多的拓荒者,蒋风取得了累累硕果,引起了国内外的瞩目。他的身材是那样高大,世事的沧桑在他额角留下了一道道抹不去的皱纹,但在他的言谈笑语中,却不时透露着一种带着童心的睿智,从他那不平凡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位儿童文学家的执着追求。
教坛耕耘七十载
怀着对儿童文学的热爱,蒋风从未放下过教鞭。如今,他即便不给本科生、硕士生上课,仍坚持在家批改、指导学生的论文、作品。七十余载教坛耕耘,蒋风桃李盈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儿童文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当今的中国儿童文学学术界,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专家教授都是他的学生,如吴其南、王泉根、方卫平、周晓波、汤素兰、潘延、阎春来等。
蒋风没有大学者高高在上的架子,他平易近人,给学生指导毫无保留。只要对方热爱儿童文学,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尽心竭力去引导。
2016年,我和作家李英共同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花蕾绽放的季节》,作品分别选取了浙江省婺城区具有特色教育典型意义的东市街小学、箬阳小学、莘畈小学为写作案例,并以纪实的手法和抒情的笔触,展示婺剧、足球、音乐在婺城特色教育之路上的生动实践。因为是一部重点关注少年儿童成长的作品。出版之际,我找到蒋风老师,希望他能为我们的作品写序,没想到,他满口答应。
那段时间,他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及腿痛等症状,两次住院。然而,在病房里,他依然坚持为我们写好了序。我们在惭愧的同时,留下更多的是感动。我们也唯有写出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才能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蒋风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发言,他经常到学校与师生交流。2015年9月19日,浙师大儿童文化研究院举办的红楼儿童文学新作第二十场——著名图画书作家周翔先生《一园青菜成了精》《耗子大爷在家吗?》作品研讨会。蒋风参加了研讨会,他既高兴又激动,会上,蒋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呼吁,童谣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更值得儿童文学作者珍惜,儿童文学作者也有责任让它回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来。
蒋风说,现在虽然没有年轻时的精力了,可是他还是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只要有人向他请教或者上门求见,他都愿意尽力。
蒋风尤为可贵的是对青年人的全力扶持,他为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撰评作序,不遗余力。早些年,也有人和先生交谈,劝他不用这样来者不拒地接待和支持每一个来访者、来信者,这样的杂事太多,静不下心来。
“我怎么忍心把青年人挡在门外啊。”那些来自远方的访客和书信,在蒋风这里都得到了热情的回响,不管是出版社的正式出版物,还是年轻儿童文学作家自己印刷的作品集,不管是有过一面之缘,还是素不相识,在他这里都不会碰壁。
在蒋风这里,与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的交流,并无等级差序,首先是一种情感和童趣的撞击。鲁迅当年为那么多的青年作家写序,称赞他们的生命热力。而被鲁迅评价过的青年作家,有许多今日已经湮没无闻,但是,文学评论毕竟不是选择“绩优股”和“潜力股”进行投资,扶植新人,推荐新作,以“新松恨不高千尺”的迫切,为新人新作推波助澜,为当下文坛留下参差错落的风景,这才是真正有见识、有热情的大家风范。
在七十多年漫长的学术生涯中,蒋风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培养人才的系统思想和方法。除了传授知识,让学生印象更深的是,蒋风对当下儿童文学现实问题的关切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儿童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预备队。
他每天都要阅读报纸、杂志,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儿童文学的最新动态,金华首届儿童文学培训班上,当著名学者刘绪源为学员们授课时,他为了聆听刘绪源的学术观点,便悄悄自己坐着公交车感到听课现场,他对新讯息的接收完全不逊于年轻人。
生命就像水池,只有持续注入新的养分才能成为活水,人只有不断学习,生命才不会僵化。蒋风便是这样,他还始终让学生们永远保持学习。
老而弥坚不忘初心
蒋风很少说起自己的学术成就。在90华诞的座谈会上,却一再介绍自己的长寿“秘诀”:一靠基因,二靠心态。他说,基因是天生的,心态则是靠自己,万事都要看得开,千万不要忘了生活的乐趣,跟着便哈哈大笑起来。
蒋风爱笑,他的笑声感染了周围的人。
上门拜访的学生说:“不管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碰到什么问题,跟老师聊一会儿,心情都会好很多,蒋老师总会给人带来阳光。”
每年暑假,蒋风举办的全国儿童文学讲习会,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大家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来找他时,蒋风总会跟学生们说,要坦然乐观地面对一切,不能一碰到问题就愁眉苦脸。
他认为,只要保持独立思考,有毅力,持之以恒地做好认准的事,就一定会有收获。生活如此,工作如此,创作亦如此。他说,当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在感兴趣的事情上时,心境就会不一样,烦恼自然会减少。
蒋风还经常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说:“立身处世近一个世纪,至今,我还琢磨不透世事的风云变幻,也未熟谙人间的阴晴圆缺,但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从不羡慕他人的荣华富贵,也不为自己的一生清寒而实意感叹。我专注地向往自己的一方蓝天,为孩子们工作,为明天更美好而工作,这就是我应该走的路,这就是我的事业。”
在夫人卢德芳的印象中,蒋风从来不会流露不快的情绪,他总是平和地看待一切。夫人卢德芳为丈夫总结了“长寿秘诀”:作息有序,饮食有度,生活乐观。而我则认为先生心有所向,不忘初心。心有所向首先是对学术的忠贞,对工作的热爱,而这热爱背后是他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和政府的忠诚。
2016年,金华市第一届儿童文学创作培训班隆重举行。这是全国首个地市级儿童文学创作培训班,也是我省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儿童文学创作培训班。蒋风为这次培训班的举行而感动,他不仅亲自为学员们授课,在授课结束,还参与学员的分组讨论。学员们提出的儿童文学创作方面的困惑,他都一一解答。
这份对儿童文学的热爱与痴迷也渗透到蒋风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些年,蒋风又忙着到小学推广阅读,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他都会异常忙碌,被应邀到小学和孩子们面对面交流阅读的重要性。每当这个时候,蒋风都会为孩子们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蒋风认为,一本书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他也总会说起他自己童年的阅读故事。
“孩子们,你们觉得阅读会让你有何收获?”
“阅读,可以让我了解外面的世界。”孩子们纷纷说。
“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蒋风反问。
“是精彩和充满乐趣的。阅读可以让我变得开心快乐。”
“同学们说得真好,我要为同学们点个大大的赞。”
……
蒋风的一生跨越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他经历过战争、屈辱、动荡与振兴。
少年飘零,青年动荡,中年跌宕,老而弥坚。世界在蒋风眼中风云变幻,他却依然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