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一本“大书”的精神力量

    丁临一(武警总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2月14日   06 版)

        无论是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读性,《大河上下》确实可以代表当代文学创作新的标高;这部作品也担得起“大作”之称,不光是大题材、大历史、大情怀,同时作家的创作姿态也是建设性的。当代文学创作比较热衷于所谓的解构,热衷于所谓的批判。而《大河上下》主要就写共和国建立以来治水70年这段历史,写党、政府、知识分子、工人、黄河沿线的老百姓,写他们的伟大,写他们的付出,作家是用自己的创作,正在融入或者在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这部大作是全景式的,不光对黄河近70年的历史有关照,而且融入了大量历史生活,把黄河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整个中国的命运紧紧地融在一块。《大河上下》之所以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的震撼,是因为作家在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和情感投入方面,是一般的作家、或者是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家远远达不到的。启文虽然年轻,但是毕竟50多岁了,他为了写这部书,采访走了16个月,在当今这么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还能有多少作家能够拿16个月的时间走到高原上,走到最艰苦的地方。何况,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创作者本人也随时有牺牲的可能。

        作品里讲人民治黄70年,有党、有政府、有知识分子、有治黄的工人,还有黄河沿岸大量的老百姓,他们生命的、青春的、热血的投入。有的时候你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会感到治理这么一条大河,要把水害变成水利是多么不容易。

        作品体现出来的,或者说开掘出来、表现出来的精神力度,既是回顾历史,也是关照现实,并且是面向未来。这种精神力度,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和黄河相伴相生,不断生长、不断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辉煌的历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