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以文学,厚重奉献于母亲河

    丁晓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2月14日   06 版)

        古往今来书写黄河的作品可谓多矣,但陈启文以“大河上下”立题,以“黄河的命运”释义的长篇报告文学,是我所读到的第一部以非虚构的方式,对黄河作全流域、全景式叙写的独具价值的厚重之作。这是文学对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所作最新的重要奉献。

        “黄河是一条最有个性、最有命运感的大河”,“黄河的命运背后,也是人类的命运”,是中华民族的命运。在新世纪以来的报告文学作家中,陈启文是一个取重弃轻、敢挑重担的人。“大河上下”的大命题,自然需要作者对黄河作全流域完整系统的全程全景的报告。现在的作品正是这样,三部分《上游从憧憬到抵达》、《中游由远及近的黄河》和《下游当黄河成为一个悬念》,从黄河源寻访《忧患之源》,到大河口的剪影《黄河入海流》,共十五章,举凡与黄河流域有关的要点关键,在作品中都有呈现,可以说,读罢作品,黄河流域的全景可历历在目。也许文字是静默无声的,但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跋山涉水的艰难身影。报告文学是一种反映客观真实的作品,是一种需要作者深入采访,需要作者身心抵达对象现场的写作。从2010年到2015年,陈启文专程采访黄河流域七次,寻访黄河源,剧烈的高原反应中,作者几近“死去活来”。写作《大河上下》这样的报告文学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感动我的首先就是陈启文身上执着的探索求真的报告文学精神。

        所谓黄河的命运,实际上是由人类与其共构的种种存在及其规定性,是人与自然关系史的独特一节。陈启文正是这样把握他的写作对象的。他笔下的黄河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关联着自然与人类,历史与现实,水利与水害,事件与人物,科学与人文等。因此,是一项难度系数超高的写作工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