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创新是江苏文学的活力之源

    雷达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1月23日   03 版)

        江苏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比许多省略胜一筹的地方在哪里?经过思考,我以为是旺盛的文化创造力,是创新,是不停的创新,给江苏文学和诸多作家注入了活力。江苏的许多作家,与时代同前进,善于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勇于实验各种艺术手法和形式观念,打开想象空间,激发创作活力,在体裁、题材、形式、手段上的花样翻新上,在着力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在开创中国文学新风貌新格局上。贡献突出。

     

        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努力反映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和时代最迫切的前进要求的作品,都是文学家们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灵感与时代生活深刻感应的产物。所以,文学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说,就看在处理创作与时代的关系上,有没有新的探索和新的发现。

     

        在今天,一个作家要言说并准确地评价我们的时代,艺术地深刻地表现我们这个时代,甚至有点老虎吃天,无处下嘴。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依我看,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以巨大而深刻的超凡笔力,饱满地表现我们的时代。但这又是无可回避的使命。这使我想到,如此缤纷多样,变化万端,斑驳陆离,五光十色的世情世态图景,是多么需要现时代的巴尔扎克式的历史书记员啊,不记下来就会错失良机,就会愧对历史;同样地,如此恍兮惚兮,花非花,梦非梦,我非我,充满了梦幻,异化,虚拟,反讽,荒诞,黑色幽默的前现代、后现代的万花筒般的生活,又是多么需要卡夫卡式地天才艺术家,来洞察我们现代人的困境啊,写不出,那就说明我们无力写出我们时代的某种精神和心理的真实,就会停留于表象。对目前的中国作家来说,探究时代的脉息和人心的奥妙,大多还只是在局部中进行,还缺乏融洽整体感,有太大太多的东西还拢不起来。

     

        江苏很多作家的可贵在于,虽不能如上所说,达到那样的成熟境界,但其探索的锐度和深度却值得首肯。

     

        还是举几个实际例子。中年作家赵本夫是位重要的、值得文坛重新认识的作家,无论立意,语言,结构,都有独特追求,表现出努力跟上时代前沿思想的精英意识,表达了许多他自己对这个剧变时代的独特理解。赵本夫是独具慧眼的,与同龄作家很少有共同性。他有自己极其个性化的成长史和经验世界,于是他能提供出一些罕见的审美元素。在扩大艺术概括力量方面,可谓殚精竭智。

     

        早期的《卖驴》是具有当代文学史意义的作品。后来的《绝唱》展示了他另一方面的才能,灵感来自民间资源,有强烈的精神追求,精英意识,使他的作品具有长久的阅读价值。这种倾向在《即将消逝的村庄》里有更醒豁的表达。《天下无贼》之所以被冯小刚相中,不是偶然的,而冯的处理与赵的原作之间的反差,却构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成为一个消费性与精英性对立、分化的典型个案。赵本夫的小说要告诉人们的是,向人性回归,向自然复归,向民间回归,向原生态回归。有评论家称他是“既有草根情怀,又有全球视野的作家”,很有道理。

     

        再来看看范小青。范小青是一位才情横溢的高产女作家。近三十年来她成功地完成了“四重奏”,使我深为佩服。1980年代,她的《裤裆巷风流记》《栀子花开六瓣头》《顾氏传人》《老岸》等中长篇小说,氤氲着江南烟雨,流荡着浓厚的江南情调,描绘着小城里各式各样小人物的生存情状和内心诉求,她立体化地开掘着苏州文化,但偏重于静态的一面。我至今最喜欢的还是她的这些作品。《裤裆巷风流记》被改编成电视剧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可以说是范小青的成名作。进入1990年代后,范小青笔风大变,主攻改革小说,淡化了性别意识和地域色彩,写了不少站在时代潮头上的弄潮儿,如《百日阳光》《城市表情》《女同志》中的人物,现实感、运动感和时代精神当然更强烈了,纪实性也更浓厚,风格由明丽走向了阳刚,恬静走向了喧哗,由狭小走向了广阔。

     

        在这个直接攻坚改革题材的阶段过后,范小青又有过第三次变化,那就是长篇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以及《城乡简史》等等的出现,人物又回到普通人,但又不是早期的市井小人物,人物也不是后撤到街角巷尾,而是行动着的染着时代风尘的普通劳动者。

     

        近几年,小青的创作发生了第四次变化。她对于新媒体、高科技对当代人的生活,心理,情感、思维,以及行为方式的影响非常敏感,由之发生了浓厚兴趣,写了一批轻喜剧型的不无反讽和戏谑的中短篇小说,令人耳目一新。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王村》和《香火》便是其代表作。有人说她在写中国的《变形记》,有人说在写中国的《我的名字叫红》。不过,一个人本性难移,一个作家的基调也不可能彻底改变。

     

        再比如,苏童是一位始终注重自我突破的作家,《黄雀记》以季节中的人物变幻为结构方式,强化了隐喻功能,显示出长篇小说创作的新的可能性。毕飞宇的《推拿》以细腻的文笔写出了“黑暗世界的光明”,也即作者所说“对人的局限性的表达”,他说,对一个作家来说,人道情怀比想象力还更重要。储福金的《黑白》独出机杼,立意甚高,表达了作者对围棋、对文化的双重精深见地,既刻画了四代棋王的心灵史,也隐喻了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总之,从以上评述不难看出,江苏作家在创新道路上的艰辛而卓有成效的追求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