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百年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学而时习之”

    钟晓媛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1月09日   14 版)
    《新时代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新制化学教本》,中华书局1919年版
    二十世纪初教科书中制取氧气的插图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2015年,该课题顺利结项,学术成果将陆续整理推出,以飨公众。

     

        孔子把学习的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其中“习”有温习、练习、实习的意思。我们都知道他主张“学而时习之”,把“习”看作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可以“温故而知新”。用来“习”的材料和形式多种多样,“习题”则是通过问题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进行“习”的过程。化学教科书中的习题,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里要有一些习题”,这是我们现在普遍的认识。然而静下心来想想,这种设置是教科书出现的时候就同时出现的吗?它在教科书出现的一百年之间有什么特点和变化呢?

     

    何时出现?数量如何变?

     

        我国中学化学教科书最早在清朝末年间出现。前十年,那些对教科书的出版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章程、规定等,没有说明教师要在授课之后需给学生提供怎样的练习。相应的,教科书中也没有与知识内容对应的练习题。翻阅同时期的物理教科书、生物教科书,我们同样没有发现练习题。可见,在早期新式教科书刚刚出现的十年间,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将练习题视为教科书的必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候,距近代化学传入我国已有近半个世纪,而我国中学的化学课程刚刚起步,仍然处于摸索模仿时期。很长一段时间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都源于日本、美国等较为成熟的教材。二十世纪初,美国教育界已经逐渐将心理学应用于教育领域,影响较大。化学教科书的内容组成和表现形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并且逐渐明确了练习题对于学生巩固新知具有的重要意义,将习题纳入教课书中,视为教科书的组成部分。

     

        受国际教育理念变化的影响,我国也在1919年出版的《新制化学教本》一书中开始出现了习题。这个时期正处于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注重了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改革。1923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中在高中必修科学课程的“内容及方法”部分,首次提出“或将全章要点举出发问,使学生回答”。于是,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开始逐步响应课程纲要的要求。例如,1929年出版的《新时代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就在“编辑大意”中明确指出:“本书篇末附有计算问题集,务令学生演习,至复习问题,则有教师随时举问,兹不累举”。

     

        此后教材的编写者受教育理念变革的影响,对教科书的框架结构进行不断地调整,并逐步增加练习题数量。习题的数量在这一百年间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三十年代教科书中的习题数量一共大约一百道,四十年代二百六十多道,六十年代三百多道,八十年代四百多道,到了2004年版的教科书中习题的数量已经增长到近六百道了。这当中,五十年代的教科书中习题的数量较为特殊且突出,达到了近一千道,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直接翻译前苏联的中学化学教科书,他们的教科书的特点之一就是练习充沛,所以在习题数量上与之前的日译和自编教科书变化较大。而之后的教科书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团队来编写,在习题数量上又做了进一步调整,以符合我国自身的教学特点。

     

        教科书中习题数量的增长,可以简单地反应出“习题”在教科书中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重视。不少文献当中“习题”已经成为评价教科书的重要指标。当然,习题选编的优劣远不能单从习题数量上得出结论。

     

    位置安排如何变?

     

        教科书中的习题对教学到底有什么影响?位置的安排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习题的完成情况,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习题的训练,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知识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另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指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这样看来,教科书习题的出现要及时,位置要便于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然而,教科书的编写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意识到习题位置应该如何安排才算合理。二十年代拥有习题的教科书《新时代高中教科书化学》《民国新教科书化学》等,基本是将全部习题编排为一章,安排在了全书较后面的位置。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开始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为主,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开始着手组织研究并编写出版了“以儿童身心发展为主”的教科书。之后教科书体系逐渐系统、稳定而规范。习题也已经成为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多版本的化学教科书都是以章为单元,习题则出现在相应章或篇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编写理念、编写团队等的变化,教科书的体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知识的划分单位出现了“节”。“节”的划分配合了课堂教学的课时,不同于之前“章”的划分,它对教师教学的节奏与进程起到了指导与调节的作用,课本知识被划分得更为细致和均匀。原来章后的习题开始被分散在更少的知识点(即每节知识)之后,以便学生更加及时地进行检测、复习与巩固。之后,1996年版的教科书在正文中加入“讨论”栏目,2004版教科书设置了多个不同栏目。这些栏目中多是对刚学知识点设置的思考题。因此,习题的位置更加分散且靠前,渗入在了正文当中。这样的安排,使练习题参与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拓宽了习题的功能。

     

    内容形式如何变?

     

        从教科书中习题的问题,可以看出编写人员的意图,他想让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思维活动。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轻松地找到答案来作答的,我们叫这类题目为“回忆型”问题;学生仅看这一节的文字叙述找不出来答案,必须结合其他章节,或者其他学科,甚至生活经验等来推理解决并回答的题目,我们叫它们“应用型”问题。很明显,两种题目的比例应该适当,其中应用型的问题开放性更大,综合更强,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更能得到锻炼。一百年间,中学化学教科书里的习题是从较多的“回忆型”问题逐步转变为以“应用型”问题为主的习题体系。到最近2004年改版的教科书中习题则更加弱化“回忆型”问题,增加了开放性更大的“应用型”问题。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调查、咨询或进行实验,最终解决化学问题。

     

        从表达形式来看,习题也有很多种类。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这一百年里,化学教科书里习题的题目类型也随着时间不断丰富,开发出了新的题型,最早仅有单一的计算题,之后加入了问答题,八十年代后又加入了客观性较强的判断、填空、选择题。新课程改革后,增加了思考题、讨论题、实践题、实验推理题、家庭小实验和阅资料题等开放题的比例。

     

        此外,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学科,强调科学性和探究性,“过程与方法”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设置习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化学学科的这种特点。习题的问题逐渐重视化学特色,从单纯对知识点的考察逐步开始重视学生关于“过程与方法”的能力有否提升。

     

        中学化学教科书后的习题在这一百年间,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逐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习题发展过程的审视,让我们静心去思考了教科书中习题的价值。我们只有将教科书中的习题设计得更加好,才能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本文作者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编辑室)

     

        “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学术随笔

     

        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1

     

        (课题批号:10&ZD095)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